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苯环对侧链性质产生影响的是( )
A.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
B.甲苯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
C.Cl2既能取代甲苯中苯环上的氢原子,也能取代甲基上的氢原子 |
D.甲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
丹参素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丹参素的分子式为C9H10O5 |
B.1 mol丹参素最多可以和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
C.1 mol丹参素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生成2 mol H2 |
D.丹参素能发生取代、中和、氧化反应等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均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
B.二氧化氯和三氯化铁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
C.Ksp不仅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且还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
D.7.8g过氧化钠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0.1NA |
选做(12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合物F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在B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的是______(写结构简式)。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3)写出C与足量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D生成E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时,H2SO3及其钠盐的溶液中,H2SO3、HSO3-、SO32-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的pH=5时,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HSO3- |
B.当溶液恰好呈中性时:c(Na+)>c(SO32-)+c(HSO3-) |
C.向pH=8的上述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
D.向pH=3的上述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α(HSO3-)减小 |
某混合溶液中含有NaI、NaBr、Na2SO3三种溶质,其物质的量均为l mol,向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溶液蒸干最多可以得到4 mol NaCl |
B.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可能是NaCl、NaBr、Na2SO4 |
C.向溶液中滴加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则氯气一定过量 |
D.若通入氯气的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