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降低观赏价值。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请据图3—3—1回答:

图3—3—1
(1)将②连接到①并形成③,常用到的酶有________ 。
(2)②与①上的某种抗药性基因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
(3)经检测,被③侵染的茶花叶片细胞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②已经________。欲快速培育大量该抗病新品种,应该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依据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4)通过转基因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配子中是否一定含有抗病基因?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赤霉素(GA)能促进豌豆茎节间的伸长,生长素(IAA)也可以促进茎的伸长。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赤霉素与生长素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协同地起作用,其效果比每种物质单独起作用的效果之和大得多的现象)。实验处理和实验结果如下:

(Ⅰ)实验步骤:
①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它们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平均分成两组;
②将两组豌豆茎切段分别放入两个标号为A、B的培养皿中(培养液成分见右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
③每隔12h,测量茎切段长度一次,48h后计算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

(Ⅱ)实验结果(见右图曲线)
(1)以上实验能否准确说明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其原因是
(2)请完善上述实验,写出你补充的实验设计,并预测整个实验的结果,分析结论。
①应补充的实验:
第一步:再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它们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
第二步:
第三步:每隔12h,测量茎切段长度一次,48h后,计算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
②预测实验结果:(请将实验结果用曲线在答题纸的右图中表示)
实验结论:
(3)本实验中排除对实验影响的控制因素有(至少写两个)

图一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和º表示着丝粒,编号1表示X染色体),图二表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的每条染色体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图一图二
(1)图一细胞名称为 ,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 对。这种动物的皮肤细胞处在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目为 条,图一中编号1表示X染色体,则2和3称为
(2)图一细胞的分裂过程对应图二中的()时段;此细胞B与b分离发生在图二中的()时段。

A.4-5 B.5-6 C.7-8 D.9-10

(3)写出该生物所产生配子的基因型
(4)如果该生物进行测交,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应是下图中的()

人体免疫过程如图1,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据图回答:
图1图2

(1)图1表示免疫过程,其中b表示细胞,则a细胞的作用构成了机体抗感染的第道防线,病原体进入a细胞的方式称为
(2)B细胞受刺激后可形成d细胞,同时形成的c细胞能产生物质e,此物质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有
(3)给健康小鼠注射S疫苗,图2表示小鼠注射S疫苗后血液中某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曲线,第21天血液中产生的抗体量,其特点是,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细胞的作用。疫苗相当于图1中的,能识别疫苗的细胞或物质除B细胞外还有(用字母表示)。
(4)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极参与了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国际性合作,根据传染病的传播规律,预防微生物传染病主要有三大具体措施,在不同时期,我们国家采取了不同的预防措施:在甲流发生的早期,我国对少数输入性病人进行隔离,这实际上是采取了的措施;后来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就推广疫苗的接种,而接种疫苗实际上是采取了的措施,而疫苗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病原微生物的

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





离子

神经元内
神经元外
a
5-15mmol/L
145mmol/L
b
140mmol/L
5mmol/L


(1)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在血压调节反射中,当血压升高时,主动脉和颈动脉管壁上
传入冲动的频率增高,到达心血管中枢后, 神经兴奋,血压下降。
(2)右表是哺乳动物神经元内外两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
a、b代表的离子分别是 。从细胞膜
的结构分析,维持这种离子浓度不均匀分布的机制是

(3)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则该点发生的膜内电位变化
,该点兴奋的产生、恢复过程中,Na通过神经元细胞膜的转运方式分别是
(4)右图的结构名称是 ,其中结构⑤的形成与细胞器 有关,结构⑥的合成与细胞器 有关。在此结构中的信息传递形式是
(5)某些药物能特异性地抑制神经递质降解酶的活性。当这类药物作用时,右图中[ ] 内的神经递质因不被分解而浓度持续升高,并与[ ] 持续结合,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方框内填图中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高血脂症、高血压、高血糖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下表为甲、乙、丙、丁4人的血脂检验报告单,请分析有关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检验项目
正常参考值/mmol·L-1




总胆固醇
3.60~6.50
5.70
5.91
7.60
7.80
甘油三酯
0.45~1.18
2.63
1.12
1.10
14.65
高密度脂蛋白(HLD)
0.90~1.68
1.16
1.13
0.80
0.85
低密度脂蛋白(LDL)
2.84~4.10
5.01
3.90
5.21
4.02

(1)根据报告单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判定患高脂血症的是 。甲属于 ,该男子是否有发展为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
(2)HDL和LDL主要携带的脂质成分主要是______ ,其主要来源是①______
②_____________ 。丙男子总胆固醇高出正常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高脂血症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是 。多余的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内侧,会引起血压升高,原因是① ,②
(4)给成年的肥胖者一次性口服足量的浓葡萄糖溶液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如图1:




1)开始时的30min内,血糖上升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小肠腔中的葡萄糖通过________方
式被吸收入血液。30min后,在较高浓度________ 的调节下,肝细胞内的反应过程________ (填图2中的数字符号)显著加强,使血糖恢复正常。
2)图1表明口服葡萄糖后,肥胖者与非肥胖者在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分泌量两方面的差异分别是 [来源:Z,xx,k.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事实说明肥胖者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效率低,肥胖是导致________ 的危险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