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对“则”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一项是【 】
A.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
B.口耳之闻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
C.此则寡人之罪也。 |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子曰:“必也正名乎!” 那一定得有正当的名义吧! |
B.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吗?。 |
C.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服丧三年,我已经期待很长了。 |
D.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
乐呀乐呀,难道钟鼓能开口说话吗?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A.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 B.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
C.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D.周监于二代 |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请问其目 | B.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
C.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D.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
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有是哉,子之迂也②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③予之不仁也④夫君子之居丧
A.①②同,③④同 |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 C.①②同,③④不同 | D.①②不同,③④同 |
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②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③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④予之不仁也!
A.①②同,③④同 |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 C.①②同,③④不同 | D.①②不同,③④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