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飞车过黄河”的表演中,汽车在空中飞经最高点后在对岸着地,已知汽车从最高点至着地点经历的时间约0.8 s,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约为30 m,忽略空气阻力,则汽车在最高点时速度约为 m/s,最高点与着地点的高度差为 m(取g="10" m/s2)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已知打点频率为50Hz)。已知纸带上记录的点为打点计时器打的点,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所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实验中,一个学生采取下列做法:
(1)平衡摩擦力时将小桶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使小车作匀速运动
(2)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3)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4)由天平测出装砂小桶和砂的质量m,以及小车的质量M,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直接用公式a=mg/M求出
其中错误的做法是_____(填序号)。
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注意满足的是m_____M。(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 )
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TOA,TO
B和TOC,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A.钩码的个数N1=N2=2,N3=4 |
B.钩码的个数N1=N3=3,N2=4 |
C.钩码的个数N1=N2=N3="4" |
D.钩码的个数,Nl=3,N2=4,N3=5 |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记录:
;;
如图所示为接在频率为50Hz的低压交流电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袋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点是依次所选的计数点,但第三个计数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间均有4个实际打下的点未
画出,则由图示数据可求得,该物体的加速度为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打第3个计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10年暑假期间,某学校课题研究小组为了撰写关于未知材料电阻率的实践报告,设计了一个测量电阻率的实验方案,可提供的器材有:
A.电流表G,内阻![]() ![]() |
B.电流表A,内阻约为0.2![]() |
C.螺旋测微器 |
D.电阻箱![]() |
E、滑动变阻器
F、干电池组(3V,0.05)
G、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
他进行了以下操作:
(1)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丝的阻值,当用“×10”挡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他应该换用________挡(填“×1
”或“×100
”),换挡后,在再次测量前先要_______,进行一系列正确操作后,指针静止时如图1所示,则电阻丝的阻值约为_________。
(2)用螺旋测微器测电阻丝的直径,其示数部分如图2所示,则该次测量测得直径=____mm。
(3)改装电压表、电流表G与电阻箱串联使用,最大测量电压为3V,则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___________
。
(4)设计实验电路,根据提供的器材和实验需要,请将图3中电路图补画完整。
(5)实验数据的测量与电阻率的计算,如果电阻丝的长度用L表示,电路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合适位置,电流表G的示数为,电流表A的示数为
,请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写出计算电阻率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