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热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热能、化学能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D.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的是同一物质
如图所示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B.曲线BC段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中出现无氧呼吸 |
C.乙醇含量过高是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 之一 |
D.T1T2时间段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
酵母菌被广泛用于发酵,为研究酒精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1号、2号试管中均加入3 mL蒸馏水和少许0.1%BTB溶液至蓝绿色(若为较强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1号试管可以去除或将1号试管中BTB溶液换成澄清石灰水 |
B.该装置无法检验CO2的生成,仍需再补充其他装置 |
C.温度偏高,导致发酵管内O2少,酵母菌繁殖速率减慢,不利于 发酵 |
D.为使发酵管中尽量少的含有O2,应先将葡萄糖液煮沸,待冷却后加入鲜酵母,再加入少许石蜡油,使之浮于混合液表面 |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卢云峰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
B.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C.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
D.“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二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区域 |
B.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
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
D.第二次和第三次观察前都通过引流法使细胞浸在新的溶液环境中 |
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六个步骤: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 ③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⑤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 ⑥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
A.⑥①②④③⑤ | B.②⑥①③④⑤ | C.②⑥①④③⑤ | D.②⑥①④⑤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