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恩格斯说:“如果说这两个伟大民族(指德意志和意大利)在1848~1871年内得到复兴并以这种或那种方式重新获得独立,那么这是因为,正如马克思所说,那些镇压1848年革命的人违犯了自己的意志充当了这次革命的遗嘱执行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材料二:(俾斯麦)“他是有名的1848年革命的死敌,他憎恨任何民主运动和人民运动”……恩格斯有一次称俾斯麦为“非出本心的革命者”。
——维纳·洛赫《德国史》上册
材料三:恩格斯说:“自从俾斯麦利用普鲁士军队及其成功地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小德意志计划以后,德意志的发展就这样坚决地采用了这个方向以致我们和其他人一样只好承认这个既成事实,不管我们是否喜欢他。”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
材料四: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但是,谁要想根据这点证明社会主义应当帮助俾斯麦,那这个马克思主义者“真是太好了”。
——《列宁全集》第2卷
请完成:
(1)据材料一,马克思所指的“遗嘱”是什么?俾斯麦为什么能“违犯了自己的意志充当了这次革命的遗嘱执行人”?
(2)据材料二,说明恩格斯称俾斯麦为“非出本心的革命者”的原因。
(3)据材料三,俾斯麦成功地“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小德意志计划”指的是什么?
(4)据材料四,说明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指的是什么?
并说明德意志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
(5)综合以上材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俾斯麦历史功绩的肯定,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采取什么原则?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报刊业走向繁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后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一)限制通商口岸。……(二)限制外商的居住活动。……(三)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
——《中外历史知识述要》(中外古籍出版社)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明清时期实行什么政策?其内容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基本内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个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相同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政要》卷八:“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材料二: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一一《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时下,我们对秦始皇是少骂一些,还是少赞一些?从历史学上来说,这不是个问题,只要把史实考证清楚, 当赞处则赞,当骂处则骂就是了。……但从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来看,我以为还是少赞些为好。因为,我们要建设先进丈化,就必须与韩非、秦始皇的那一套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彻底决裂。所以,我说对秦始皇要少赞。
——2007年第6期《随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太宗否定秦始皇的理由是什么? (1分)其根本目的何在? (1分)
(2)材料二中,毛泽东为什么肯定秦始皇? (3分)
(3)材料三评价秦始皇的基本倾向是什么? (1分)据材料三说明其理由。(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

【材料二】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东京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16页(人教版)
回答:
(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4分)日本近代化的特点有哪些?(2分)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4分)

纵观中国近代史,其实是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就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循着中国近代历史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近代中国寻求救国真理的途程之艰辛、实现近代化的历程之坎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此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称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材料二

孟德斯鸠学说图解
材料三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梁启超述其师语曰:“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大变。”其视事也,若此之易,实无政治上之经验。……而康梁诸人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
——陈恭禄《中国近代史》(1935年商务印书馆)
材料四 1916年《新青年》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
⑵材料二反映了孟德斯鸠的哪一学说?这一学说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
⑶材料三中“康梁之徒”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⑷据材料四指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这场反封建斗争有何特点?这次向西方学习与以前的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要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美、德在19世纪中后期都实行了较高的关税政策,贸易保护对两国经济力量的集中起了促进作用。
━━《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
材料二:1930~1932年,由美国开始,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或实行商品输入限额制度。……为了调节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以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各国政府纷纷出面与外国缔结具体的贸易协定或短期支付协定加以调节。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和金融已成了资本主义各国国家机器的重要职能之一了。
━━《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美国和欧共体虽然互为对方最大的贸易对象,但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欧共体指责美国实行高关税壁垒,而美国认为欧共体是实行贸易歧视政策。双方在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前身)进行了七轮激烈的谈判,到1979年完成《东京回合》,决定发达国家将关税都降至5%的水平,以实现自由贸易的目标。
━━《世界现代史》
材料四: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足鼎立,成为协调当今世界经济的支柱。世界贸易组织135个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90%,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同样也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90%。……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是贸易的自由化。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 叶柏林《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和美、德实行的贸易政策及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关系的特点和主要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贸易关系。(2分)
(4)根据材料四,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有什么积极作用?(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