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华约组织宣布解散,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局面结束。同年中东地区爆发海湾战争,前南斯拉夫地区也出现了战争,其激烈程度为欧洲战后50年所罕见。1993年以色列和巴基斯坦达成和解,迈开和平进程的重要一步。上述材料表明( )
①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②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局势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③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 ④“冷战”结束,使得维护和平的可能性增加,同时出现一系列新的矛盾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某中学生写了一篇历史小论文《论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他在论述大批民族工业内迁的原因时,总结归纳了以下四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②大量爱国人士迫于战争需要呼吁东部工厂内迁
③保护民族工业的需要④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需要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②④ |
下图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下列对此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①反映的经济形态在我国近代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
B.曲线②反映的经济形态均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
C.曲线④反映的经济形态最能代表我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流 |
D.曲线⑤反映的经济形态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康有为和陈独秀都是近代的学术大师,都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但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把孔子奉为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造成孔子在两次运动中不同命运的的根源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
B.两次运动所处的社会性质不同 |
C.两次运动的目的不同 |
D.两次运动的观点主张不同 |
北京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所谓“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家长和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正室居住,西侧为卑,偏房居住。此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的思想内容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礼乐制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最近,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牵动各方神经。早在2011年10月,联合国安理会就欧盟国家要求对叙利亚采取制裁措施草案进行表决,印度等4国投弃权票,美国等9个国家赞成,但因俄罗斯和中国投反对票而未能通过。就国际格局而言,上述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中俄形成了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 | B.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态度 |
C.当今世界政治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