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
B.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陶瓷生产格局 |
C.邸店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
D.城市中住宅区和商业区分开布局 |
对下表数据信息的解读,准确的是()
A.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推动了英德贸易的发展 |
B.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德国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
C.殖民地是英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
D.德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19世纪晚期,英国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而下院只是“充当内阁登记机关”,首相和内阁对下院议会党团的控制大为加强,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这反映出()
A.议会丧失了立法权 | B.内阁权力显著膨胀 |
C.议会改革增设机构 | D.内阁成为议会附属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表明苏格拉底()
A.倡导民主政治 | B.强调依法治国 |
C.对理性的尊崇 | D.忽视集体利益 |
在“大跃进”时期,少数农民自发地搞起了责任田,其办法是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定产到户,超额归己”。责任田效果明显,促使更多的农民起而仿效。到1961年底,安徽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责任田。在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田。这说明()
A.农民热烈响应国家的跃进计划 |
B.农村政策调整提高生产积极性 |
C.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已经开始 |
D.兼顾公私利益有利于经济发展 |
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美、英、德、日等国家企业研发总支出的80%~97%是由1000人以上的企业完成的,62%~90%是由5000人以上的企业完成的。美国企业所掌握的专利,约有51%由5000以上的企业占有,30%由1000~4000人的企业占有。这表明()
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 |
B.企业规模大小决定其创新能力 |
C.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占主要地位 |
D.美国成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