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92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此后,每逢重大国际经济会议召开,都会爆发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这种抗议活动的根源在于全球化

A.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愿望 B.不利于各国经济长远发展
C.是殖民主义的一种新形式 D.冲击弱势国家和阶层的利益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亚当·斯密说:“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有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亚当·斯密认为

A.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 B.清朝的法律制度阻碍了中国的进步
C.中国的传统经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D.中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更利于经济发展

有学着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而董仲舒则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这一变化说明了

A.“天人合一”思想深入人心 B.儒学发展适应了统治者需要
C.汉代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D.先秦儒学存在重大理论缺陷

1989年初,有人在全国人大通过《行政诉讼法》草案时说:“如果公民可以告政府,政府还有什么权威?”出现此现象说明

A.民主建设阻力重重 B.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 D.公民的民主权利无法保障

1959年,茹志娟创作的《高高的白杨树》富有人情味和人性色彩,写法上文笔细腻,清新明快,切人角度小,细节丰富传神,人物形象鲜明感人,但因被人指责没有描写“英雄人物”而遭多方批判。此类事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文艺批评的政治色彩逐渐浓厚 B.新中国文化事业万象更新
C.新中国的文艺成就被完全抹杀 D.文艺战线出现勃勃生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