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单位时间出现的次数)图,完成:

1.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2.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3.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D.气温高,蒸发量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民日报》2009年7月27日报道:2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20多年后,珠三角面向内地的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据此回答15—16题。

新一轮转移的产业绝大部分属于

A.劳动力密集型 B.技术密集型 C.资源密集型 D.动力指向型

新一轮转移的结果是

A.转移了工业污染,减轻了就业压力
B.增加了生产成本
C.使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D.既为转入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

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深圳市GDP达780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三大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据此并结合下面两图,完成13—14题。

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深圳市已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
B.2009年的深圳市GDP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多
C.与2008年相比,2009年深圳市第一产业产值不变,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D.深圳市产业结构已经达到优化状态,不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移

目前,深圳市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供应紧张,实现万亿
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的忧虑。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限制外来人口迁入,控制人口规模
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C.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主创新,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一产业
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以解决土地可利用空间不足的问题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11—12题。

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阶段I工业化进程速度比城市化快
C.该国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
D.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最主要来自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

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特别是资源密集型工业。19世纪中叶开挖了修建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图为美国东北部区域图。完成7—8题。

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主要工业部门及主导区位因素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A.汽车工业----科技发达
B.煤炭工业----煤炭资源丰富
C.钢铁工业----煤铁资源丰富
D.机械工业----市场需求量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区域缩小钢铁工业生产规模的原因不可能是

A.区域产业升级
B.环境日趋恶化
C.钢铁行业竞争激烈
D.人口外迁,劳动力缺乏

“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图中的A地区,回答5—6题。

A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光热资源
B.土地资源
C.水资源
D.劳动力资源

影响番茄榨汁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 B.市场 C.技术 D.劳动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