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用其进行杂交试验可得到下列四组试验结果:
  

A.♀甲×♂乙→F1呈甲性状   B.♀甲×♂乙→F1呈乙性状
 
C.♀乙×♂甲→F1呈甲性状  D.♀乙×♂甲→F1呈乙性状

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可用来说明甲性状为显性性状的试验是         组。
(2)若甲性状为显性,用来说明试验中的甲性状个体基因型为杂合体的试验是         组。
(3)若为细胞质遗传,试验应符合      组结果。
(4)当亲代的甲性状为显性纯合体,且产生的F1为雌性时,符合伴性遗传的试验应是       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水稻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

(1)B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B过程中的细胞增殖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秋水仙素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打破物种界限的育种方法是(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该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3)假设你想培育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品种,它的性状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如果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为缩短育种时间常采用的方法是(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4)利用F方法可以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三倍体西瓜由于________________,不能进行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因此,不能形成种子。

某时期,在一条大河的南岸的大块农田中发生某种甲虫的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农田里喷洒某种杀虫剂R,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这种甲虫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这种抗药性的变异是可以 的,通过一代代的积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了,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 作用,这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 实现的,农药对害虫所起作用的实质就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 向更易产生抗药性的方向演化。
(3)如果A到D都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
(4)若在这条大河的北岸也发现了与南岸的甲虫外形很相似的甲虫种群,将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小甲虫不育,这说明两个种群之间存在
(5)大河南岸的马铃薯地和玉米地里分别都有这种甲虫种群,经检测发现它们的基因型共有5种,这反应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某果蝇的基因组成如甲图所示,其中果蝇眼色的基因(红眼W,白眼w)位于X染色体上,其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观察该果蝇的某器官装片时发现了如乙、丙图所示的细胞。回答有关问题。

乙甲丙
(1)丙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是_______ ,该果蝇体内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个四分体。
(3)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绘出甲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4)与甲→乙过程相比,甲→丙过程特有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_____。
(5)该果蝇与正常红眼雄果蝇交配,若后代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个体,则是由于亲代________(填“雌”或“雄”)果蝇在进行减数第________次分裂时出现异常。

(11分)下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是________,此过程既需要________作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结合的________酶进行催化。
(2)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含60个氨基酸,则致病基因中至少含有_________个碱基。
(5)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________。若致病基因由正常基因的中间部分碱基替换而来,则两种基因所得b的长度是________的。在细胞中由少量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囊性纤维病是常见的遗传病。正常基因决定一种定位在细胞膜上的 CFTR 蛋白。70%病人的 CFTR 蛋白因缺少第 508 位氨基酸而出现 Cl的转运异常,导致消化液分泌受阻,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患者常常在幼年时期死于感染。
(1)在核糖体上合成 CFTR 蛋白的过程中,需要酶、氨基酸、ATP等物质(至少写两种)。
(2)患者感染致病菌后,最初识别并处理细菌的免疫细胞是
(3)分析多数囊性纤维病的患者病因,原因是 CFTR 基因中缺失了个碱基对而改变了其序列。
(4)某地区正常人群中有 1/22 携带有致病基因。
①该地区正常人群中,囊性纤维病基因的频率是
②下图是当地的一个囊性纤维病家族系谱图。Ⅱ--3 的外祖父患有红绿色盲,但父母表现正常。则
Ⅱ--6 和Ⅱ--7 的子女患囊性纤维病的概率是。Ⅱ3 和Ⅱ4 的子女同时患囊性纤维病和红绿色盲的概率是。这两对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定律。
③若Ⅱ3和Ⅱ4家庭与Ⅱ6和Ⅱ7家庭都生有一患病女孩和一正常男孩,则两男孩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