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对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中,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呈正相关 |
C.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是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 |
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表明,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
下列有关人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B.ATP、磷脂、抗体、DNA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P
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淀粉完全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相同,但释放的能量不同
D.人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都是蛋白质
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D.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如图表示一个完整反射弧结构,其中腓肠肌既与传入神经相连,又与传出神经相连,且传出神经末梢与腓肠肌细胞接触部分类似突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大脑既能接受兴奋,又能传递兴奋,故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双向的 |
B.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 |
C.刺激腓肠肌,电流表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 |
D.刺激M点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相同方向的偏转 |
如图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
B.刺激图中1、2、3处,均能引起肌肉收缩 |
C.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
D.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