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生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质量为a g。
②组装好实验装置。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
⑤停止加热(如图所示,导管口高于液面)。
⑥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 g。
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
⑨把残留物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净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桌收拾干净。
⑩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氧气的摩尔质量。
完成下列问题: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使之相同;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到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这三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请填写步骤代号)。
(3)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4)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气体体积是c L(25 ℃、1.01×105 Pa),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氧气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为(含a、b、c,不必化简):M(O2)=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4分) 实验室配制500mL 0.2mol/L的Na2CO3溶液,实际操作步骤有:
①在天平上称量一定量的Na2CO3,放入烧杯,加水溶解;
②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500mL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刻度1~2厘米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
④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并摇匀;
⑤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填写下列空白:
(1)称量Na2CO3的质量是      
(2)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        
(3)本实验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4)若没有进行④操作,会使结果(填偏高、偏低、无影响,下同)      
若用天平称固体时,砝码上沾有油污,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    
若定容时仰视刻度,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 
(5)在进行②操作时,不慎有液体溅出,应该怎样处理?        

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 mL 1 mol/L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
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
  (写仪器名称);
(2)经计算,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配制100mL1mol/L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 mL(保留一位小数),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选填①10mL、②50mL 、③100mL)规格的量筒;
(3)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A.吸出多余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B.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
D.重新配制

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1)回答下列问题:所用铁粉中若有杂质,欲除去不纯铁粉中混有的铝粉可以选用的试剂为
__ _ (填序号)。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 D.FeCl3溶液

此步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反应发生后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D装置的作用:
(3)该小组学生把B中反应后的产物加入足量的盐酸,过滤,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步骤I中通入Cl2的作用
②为了检验某未知溶液是否是FeCl2溶液,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向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氯气,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现红色,证明该未知溶液是FeCl2溶液。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

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0.2 mol/L的Na2CO3溶液480 mL。
(1)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还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的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g;
(3)配制溶液时有以下几个操作:
①溶解 ②摇匀 ③洗涤 ④冷却 ⑤称量 ⑥转移溶液 ⑦定容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各有什么影响,完成填空。
①碳酸钠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 
③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④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⑤容量瓶未经干燥就使用
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_____,无影响的有________。(填序号)

某同学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的冷水中
A.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②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沸水中,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B.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③将镁条放入稀盐酸中
C.生成淡黄色沉淀。
④将铝条放入稀盐酸中
D.反应较快,产生无色气体。
⑤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至过量
E.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⑥向新制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F.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药品: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l3溶液、NaOH 溶液等。
实验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标号和化学方程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B



Mg + 2H2O Mg(OH)2 + 2H2


Mg + 2HCl = MgCl2 + H2

D



AlCl3 + 3NaOH = Al(OH)3↓+ 3NaCl
Al(OH)3 + NaOH =NaAlO2+ 2H2O


Na2S + Cl2 =" 2NaCl" + S↓

(4)实验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