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到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由此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反转。见图方向变化。据此回答:
1.图中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自然灾害 C.经济因素 D.地形土壤
2.“闯民”是为了寻找新的土地,从顺治八年(1651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大约299年的时间里,3000多万人相继踏上关东大地。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主要的影响是
A.污染水资源 B.水土流失加剧 C.生物物种灭绝 D.森林资源破坏
读图,回答问题。下列地理分界线不经过秦岭—淮河的是( )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
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
C.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
D.常绿阔叶林带与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
有关四大区域优势农产品的错误判断是( )
A.a——水稻、柑橘 | B.b——小麦、大豆 |
C.c——棉花、葡萄 | D.d——青稞、油菜 |
不同的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四地民居特点与其所在地区环境及人类活动搭配正确的是( )
A.①——气温低,冬季酷寒、烈风——冰雪穴居,抗风御寒 |
B.②——终年干旱少雨——半穴居,防热、防寒、防风沙 |
C.③——终年湿热——傍水而居,交通便利 |
D.④——夏季炎热潮湿——圆形石屋,防暑防潮 |
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各自具有的特征是( )
A.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 |
B.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 |
C.差异性和整体性 |
D.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回答问题: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呈正相关 | B.呈负相关 | C.成反比 | D.没有相关性 |
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
读图,运用所学的有关地理原理,回答问题: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 )
A.大气 | B.水 | C.岩石和土壤 | D.生物 |
图中A、B、C、D四圈层中处于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中的是( )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