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一②题。
过陈琳
(唐)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①陈琳:东汉建安七子之一。曾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败亡后,归附曹操。操不计前赚,予以重用。②铜雀:指曹操修建的铜雀台。
①下列对诗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咏怀古迹的佳作,全诗采用了对比、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寄托遥深。
B.首联写作者漂泊在外,来到陈琳墓前,无限感慨,表达了他对陈琳的仰慕之情。
C.颈联通过写铜雀台的荒芜寂寥,暗示汉代不重视人才,表现作者对社会的不满。
D.尾联写作者不愿继续临风惆怅,想弃文就武,进一步表现诗人生不逢时之感。

②纪晓岚评颔联中“‘应’字极兀傲(高傲)”。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寄韩潮州愈①
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②。
【注】①元和十四年,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隔岭篇章”即指该诗),传到京师,贾岛读后有感而作。②浪西楼:潮州名楼。
请对颈联中的“悬”“浸”二字作简要赏析。
请从借景抒情的角度,简析尾联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野 望
杜 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 ①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②三城戍:当时因受吐蕃侵扰,曾在松、维、堡三城设戍。
这首诗以“野望”为题,请具体说明全诗是如何扣住“望”来写的。(3分)
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3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这首诗写于(季节),这可从等意象可以看出。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及其所包含的情感。
答: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①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①谢公:即谢安,东晋名士、宰相,早年曾隐居东山。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还是病逝于西州门。羊昙素为谢所重,谢死后,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觉而大哭而去。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作用。
请简要概括词的下片蕴含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

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本诗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两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诗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现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