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同一首歌》是哪一传媒的名牌栏目(  )

A.报刊
B.广播
C.电视
D.互联网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乾隆《震泽县志》载:(农村)“无产者赴逐雇倩(请),抑心殚力,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少隙则又计日受值为人佣作曰忙工”。这说明当时震泽县农村

A.存在农业雇佣关系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D.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明初下令迁江南民十四万户到凤阳;后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到南京;后又强迫各地富户一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据贝琼《横塘农诗序》说:“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既盈而复,或死或徙,无一存者。”这一做法

A.动摇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B.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
C.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D.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关于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所享有的权力,正确的描述是
①明朝内阁有专门的衙署,可以指挥六部等行政机构
②明朝内阁大学士可以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③清朝军机大臣负责承旨拟写,相当于皇帝的秘书
④清朝军机大臣可以参与制定军国大计等机要政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09年,南宋外贸沉船“南海一号”挖掘了大量的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瓷器,下图为展示的部分瓷器。下列对这一历史事件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沉船上的瓷器应有一些青花瓷和粉彩
B.这些瓷器代表当时瓷器生产技艺最高水平
C.这些瓷器大部分是由私营手工业生产的
D.说明我国白瓷烧制技术开始于南宋时期

关于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列两则材料有着不同的叙述。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来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则材料理解最合理的是

A.两则材料相互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出现“夜市”
C.两则材料反映的地区情况不同,因此两者并不矛盾
D.反映了当时“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