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材料一:曾担任美联储主席18年半的格林斯潘2005年5月发表著名论断:佥融市场自我监管比政府监管更为有效:离任二年后,面对2008年的金融海啸,格林斯潘在10月23日国会作证时无奈地承认,缺乏政府监管的自由市场存在缺陷。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缺乏政府监管的自由市场存在缺陷?(6分)
材料二:为应对世界金融海啸,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11月9日,国务院宣布投资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计划,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通过对教育、卫生和住房、社会保障等投资,提高居民收入等解决民生问题;通过对农村地区、地震灾区、西部贫困地区加大投资,有助于城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改革税收,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管理等措施来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9分)
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党中央提出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根据实践中取得的重要新经验和新认识,及时依照法定程序对宪法的某些规定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这次修宪不预先提出修改方案,而是直接听取各地方、各部门、各方面的意见,采取自下而上,两下两上的方式,经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反复讨论研究,由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建议》的基础上,拟订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经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讨论修改,最后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宪法修正案共12条,其中包括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进一步明确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增加尊重和保险人权的规定。回答:
⑴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什么?宪法修改的过程和内容是如何体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本要求的?
⑵宪法修改的过程体现了哪些哲学观点?
⑶宪法修改的相关内容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重要意义?
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取得的。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江泽民同志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按照这一精神,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展开了积极深入的反腐败斗争,有效地加强了党的建设,保证了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反腐败?
(3)从哲学的角度,说明如何认识当前的反腐败斗争。
党和国家领导人近年来多次强调指出,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问题。
当前为什么要从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这个问题?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阐述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
(2)当前,我国还存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就业和收入差距等方面的社会发展问题,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尚不协调。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论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应如何促进社会发展?
辨析:在我国,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的公民权利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