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6~7题。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山脉中,同为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的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下列关于甲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坡的降水少于西北坡 | B.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C.为我国赣、闽两省的分界线 | D.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
该图是我国海拔3800米某内陆湖的水位变化情况。读图,回答5--7题。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 | B.风沙影响 |
C.降水影响 | D.气温影响 |
该湖泊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A.1月份湖水补给潜水 |
B.7月份湖水补给潜水 |
C.湖水常年补给潜水 |
D.潜水常年补给湖水 |
某旅游公司拟在该地办一个湖滨浴场,其最佳位置是(从湖底地形考虑)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我国高原中,地面起伏不大,除几条山脉外,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这个高原是
A.黄土高原 | B.青藏高原 | C.云贵高原 | D.内蒙古高原 |
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l~3题甲代表的水体是
A.雨水 | B.冰川融水 | C.地下水 | D.生物水 |
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A.1~2月 | B.3~4月 |
C.6~7月 | D.10~11月 |
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a在丰水期变小 | B.b变稳定 | C.a变大 | D.b在枯水期变大 |
该图示意某国乡村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的变化,读图回答24~25题。1990年该国城市人口大约是()
A.2亿 | B.2.9亿 | C.3.8亿 | D.4.7亿 |
有关该国人口和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61年到1976年乡村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减少 |
B.1976年以前乡村人口增长速度比1976年以后更快 |
C.1961年到1990年乡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相当 |
D.1961年到1990年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
读“我国流动人口金字塔图”,回答20~21题。上图出现流动人口两大高峰的原因是()
①务工经商②拆迁搬家③随迁家属④学习培训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在流动方向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分散。决定流动人口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布局 | B.人口密度 | C.生态环境 | D.耕地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