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麓地带常常形成的地形多为
A.冲积扇 | B.冲积平原 | C.三角洲 | D.沙丘 |
图6为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据图回答20~22题。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当黄赤交角变大到30°时,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变化为
A.热带范围变小 | B.温带范围变大 |
C.寒带范围变大 | D.与现在相同 |
关于黄赤交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 |
B.黄赤交角是地球“斜着身子”绕日公转造成的 |
C.黄赤交角随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
D.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直射点来回移动的范围 |
图5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后完成18—19题:当太阳直射点由d向e移动时,关于地球公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A.越来越快 |
B.越来越慢 |
C.先变快后变慢 |
D.先变慢后变快 |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
A.南极圈出现极昼 |
B.北极圈出现极昼 |
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
D.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 |
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的正确说法是
A.每天都重合 | B.只有二分日重合 |
C.晨昏线与经线圈永远都不能重合 | D.只在二至日才重合 |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以200W经线和16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
B.以1600W经线和2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
C.以1800W经线和18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
D.以00经线和18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
下列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25ºW,5ºN | B.165ºE,5ºS |
C.25ºE,15ºS | D.15ºW,25º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