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左右时,各国居民消费率一般为60%以上,而中国的居民消费率自1978年以来一直在53%以下,并且逐年下降,最低曾达到38.2%。对我国居民消费率持续偏低原因的正确认识是
①居民的收入增长缓慢 ②居民的收入预期比较低 ③我国居民消费趋于饱和 ④人们收入差距拉大,造成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低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09年10月财政部发布公告,决定发行2009年国债5000亿元,其中3年期3500亿元,票面年利率3.24%;5年期1500亿元,票面年利率3.60%。我国政府债券的特点是()
| A.信用度高,收益较高 | B.吸引力强,收益最高 |
| C.风险最小,流通性差 | D.期限较长,收益率低 |
储蓄存款与债券、股票相比()
| A.收益高而风险低 | B.收益低而风险高 |
| C.收益低但风险也低 | D.收益高,风险也高 |
债券与股票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②都是风险共担的证券③都是有价证券④偿还的方式相同
| A.①② | B.②③ |
| C.②④ | D.①③ |
下列有关我国对公民存款储蓄的政策和原则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储蓄原则是根据储蓄政策制定的 |
| B.储蓄原则是储蓄政策的具体体现 |
| C.“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这四个原则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
| D.国家实施储蓄政策和原则的目的,都是为了发挥公民储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强调:“要进一步密切银企关系,加强信贷监督,对重复建设、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项目,要禁止发放贷款。对应收账款和生产成品库存增加较多又未采取有效措施纠正的企业,应坚决停止贷款。”
(1)上述材料表明了什么经济学道理?
(2)上述结论在材料中是怎样体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