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杨王孙传
班固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
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仆迫从上祠雍①,未得诣前。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药,厚自持,窃闻王孙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则已,若其有知,是戮②尸地下,将裸见先人,窃为王孙不取也。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
王孙报曰:“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形亡声,乃合道情。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裹以币帛,隔以棺椁,支体络束,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由是言之,焉用久客!昔帝尧之葬也,窾木为椟,葛藟为缄,其穿下不乱泉,上不泄殠。故圣王生易尚③,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於戏④!吾不为也。”
祁侯曰:“善。”遂裸葬。 (选自《汉书·杨王孙传》,有改动)
[注]①祠:祭祀 ②戮:侮辱 ③尚:奉养,指圣王的生活条件 ④於戏:同“呜呼”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孙苦疾疾:疾病 |
B.靡财单币单:同“殚”,用尽 |
C.缘人情不忍其亲亲:亲近 |
D.令死者亡知则已亡:通“无”,不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若其有知,是戮尸地下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B.①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
C.①夫饰外以华众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
D.①及病且终②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 |
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杨王孙主张裸葬的理由的一组是( )。
(1)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
(2)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
(3)死则为布囊盛尸,八地七尺
(4)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
(5)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
(6)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药,厚自持
A.(1)(3)(5) | B.(2)(3)(6) |
C.(2)(4)(5) | D.(3)(4)(6)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王孙看到当时厚葬风气太盛,把有用的财物大量用作随葬品,非常反感,想以自身裸葬的办法来矫正世俗的弊病。 |
B.杨王孙家财万贯,对自己保养得非常周到,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但他临死时却希望返朴归真,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 |
C.王孙在给好友祁侯的信中说,过去帝王安葬时,用很贵重的棺木,所以尸体腐烂了才不影响泉水,也不散发出臭气。 |
D.杨王孙裸葬是为了亲近大自然,回到应回到的地方。祁侯认为王孙的行为是对死者的羞辱,同时也违背了圣人的遗制。 |
翻译和断句。
(1)用“│”给文言文段中画线部分断句。
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
②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
写出下列句子中“为”与“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2.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3.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4.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苏武传》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8.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苏武传》)
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
1.孔子鄙其小器 2.鄙陋末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4.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5.而江浙之梅皆病矣 6.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7.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8.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9.序八州而朝同列 10.朝服衣冠,窥镜
写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2.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5.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6.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7.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8.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
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3.沛公安在 4.既来之,则安之
5.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6.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7.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8.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9.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0.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写出下列加点的“乎”字和“且”的意义和用法
1.又何羡乎?
2.其皆出于此乎?
3.知不可乎骤得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6.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7.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8.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六一居士传》
9.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苏武传》
10.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