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的昼夜长短随月份变化示意图,回答题。
.该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 A.66.5°N | B.70°N | C.80°N | D.85°S |
.某游客在该地拍摄了一幅落日余辉的照片,照片上显示的日期可能是
| A.6月7日 | B.11月7日 | C.2月7日 | D.8月31日 |
.下列有关7月31日观测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24∶00时,该地仍阳光普照 |
| B.12∶00时,南极点仍夜色朦胧 |
| C.北京昼长夜短 |
| D.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适宜在该地生长的植物是
| A.雪松 | B.苔藓 | C.梧桐 | D.亚麻 |
读黄河中游局部地区图及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统计图,完成小题。
该区域( )
| A.自然带差异由热量决定 |
| B.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 |
| C.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
| D.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 |
据图分析( )
| A.人口密度越高,侵蚀强度越大 |
| B.侵蚀强度仅与人口、植被有关 |
| C.生态恶化使区内人口大规模外迁 |
| D.侵蚀严重促使该区域调整农业结构 |
读某工业园企业联系示意图,完成小题。
该工业园的核心企业最可能是( )
| A.制衣工业 | B.饮料工业 |
| C.微电子工业 | D.钢铁工业 |
下列有关该工业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产业基础比较雄厚,产品特色较鲜明 |
| B.吸附企业集中布局的主要目的是共用基础设施 |
| C.吸附企业对核心企业依附性较强,抗风险能力较弱 |
| D.企业聚集有利于“三废”的集中治理 |
天津是我国传统的自行车生产基地,我国第一辆自行车诞生于此。进入21世纪,天津已陆续引进企33家,吸引投资55亿元,建成集研发、生产、交易、展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自行车创意产业基地。据此完成小题。该自行车产业基地建在天津的原因是( )
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 ②地处沿海,水陆交通便利
③政策扶持,吸引力强 ④矿产丰富,原料充足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该产业基地的建立,反映出自行车产业的( )
①集聚现象 ②分散现象 ③产业升级 ④产业转移
| A.①② | B.①③ |
| C.②③ | D.②④ |
此类产业基地的建立,对天津市发展的影响是( )
| A.增加就业压力 | B.加剧能源紧张的局面 |
| C.减轻大气污染 | D.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
图甲为“某区域产业链示意图”,图乙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读图完成小题。

从工业布局角度看,该产业链最适合位于图乙中的( )
| A.工业区A | B.工业区B |
| C.工业区C | D.工业区D |
该产业链的形成体现了( )
| A.不同工序的生产协作 |
| B.商业贸易的联系 |
| C.零部件工厂的联系 |
| D.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联系 |
下图中甲、乙、丙、丁为某省区四个不同区域示意图,其人口密度、某种工业企业规模及人均收入分别如下,据此回答小题。
人口密度:甲>丁>丙>乙 企业规模:甲>丁>丙>乙 人均收入:甲>丁>丙>乙图中某企业最有可能是( )
| A.汽车制造厂 | B.钢铁厂 |
| C.可口可乐生产厂 | D.电子装配厂 |
调查发现,图中乙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69%,影响其发展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
| A.便利的交通 | B.较高的科技 |
| C.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 | D.优美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