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A点到B点方向是西南 |
B.从C点到D点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 |
C.从A点到B点的方向与从C点到D点的方向相同 |
D.从A点到B点的方向与从C点到D点的方向正好相反 |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图4),回答7—8题。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
下列有关图示地质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丙地貌均为地壳运动形成 | B.乙处为背斜成谷 |
C.丙处为地垒成山 | D.丁处为地堑成谷 |
图3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
A.冲积扇,流水沉积作用 |
B.冲积平原,流水侵蚀作用 |
C.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 |
D.三角洲,海浪侵蚀作用 |
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 )
A.海平面上升 | B.沿海地壳下沉 |
C.黄河入海泥沙减少 | D.该区植树造林 |
2009年7月22日上午,我国境内发生了本世纪最为壮观的一次日全食天象。读图2回答3~4题。日全食发生时,被全部遮盖的太阳外部圈层是( )
A.平流层 | B.日冕层 | C.色球层 | D.光球层 |
日全食发生时天空仍然是灰蒙蒙的,与之相关的大气削弱作用主要是()
A.散射 | B.反射 | C.折射 | D.吸收 |
地质时期广东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岩层。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一片红色山群(丹霞地貌)。我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浙江江郎山、江西的龙虎山、广东的丹霞山、湖南的崀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这六个地区共同组合在一起称为 “中国丹霞”已加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读图1回答1~2题。该地区的红色岩层属于()
A.砂岩 | B.花岗岩 | C.板岩 | D.玄武岩 |
形成红色山群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壳上升运动 | B.流水侵蚀作用 |
C.流水沉积作用 | D.风力侵蚀作用 |
一架飞机从126ºE起飞,沿赤道海域向东作超低空连续飞行,6小时到达158ºW处降落,那么该飞机的时速为
A.1205千米∕小时 | B.1![]() |
C.1520千米∕小时 | D.1406千米∕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