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游京师,辟为礼部令史,仍荐入御史台。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竟居之。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初,议立尚书省,养浩言其不便 ;既立,又言变法乱政,将祸天下。台臣抑而不闻,遂疏时政万余言,言皆切直。当国者不肯容,复构以罪罢之。养浩恐及祸,乃变姓名遁去。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袖其疏入谏,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钞文可验者,悉以印记其背,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台臣抑而不闻闻:听到
B.复构以罪罢之构:陷害
C.时斗米直十三缗 直:通“值”
D.昼抚膺痛苦 膺:胸口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即散其家之所有 B.①遇饿者则赈之
②句读之不知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①及到官,复祷于社坛 D.①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
②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②作《师说》以贻之
10.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张养浩做堂邑县尹时,拆毁了滥设的祠庙三十多所,免除曾经做过盗贼的人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使盗贼们很受感动。
B.张养浩性情刚直,不畏强暴。堂邑县李虎凶恶残暴,原先的县尹没有谁敢追查。张养浩将李虎及其党羽都依法处治,老百姓非常高兴。
C.张养浩敢于直谏,英宗继位后,适逢元宵节,想在宫内张挂花灯做成鳌山,张养浩入宫谏阻,皇帝大怒,罢免了他的官职。
D.关中大旱时,张养浩到任四个月,一直住在衙门里,想方设法救助穷人,积劳成疾而死,关中百姓像失去父母一样悲哀。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言官舍不利,竟居之
译文:。
(2)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译文:。
(3)道经华山,祷雨岳祠,泣拜不能起。
译文:。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鲁人或恶吴起恶:毁谤
B.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薄:轻视,看不起
C.鲁君疑之,谢吴起谢:劝戒
D.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卒:士兵

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 (文侯)乃以西河守
寡人之于国也家祭无忘告乃翁
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尝学于曾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A.吴起好用兵,攻齐、攻秦,皆取得过辉煌战功。
B.吴起抱定“不为卿相,不复入卫”的旦旦信誓,连自己的母亲过世了也“终不归”。
C.有人认为吴起“贪名猜忍”,学兵法事鲁君,会给鲁国带来灾难,建议鲁君弃用吴起,鲁君听信了谏言。
D.吴起与士卒同甘共苦,但有的士卒的母亲认为这是吴起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

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5分)
译文:
(2)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5分)
译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译句:
(2)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译句:
(3)“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译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羊侃字祖忻,汉南阳太守续之裔也。弱冠随父在粱州立功。魏正光中,稍为别将。
初,其父每有南归之志,常谓诸子曰:“人生安可久淹异域,汝等可归奉东朝。”侃至是将举河济以成先志。魏帝闻之,使授侃骠骑大将军,长为兖州刺史.,侃斩其使者以徇。魏人大骇,令仆射于晖率众数十万,围侃十余重,伤杀甚众。栅中矢尽,南军不进,乃夜溃围而出,且战且行,一日一夜乃出魏境。
侃以大通三年至京师,诏授散骑常侍。八年,迁都官尚书。时尚书令何敬容用事,与之并省,未尝游造。有宦者张僧胤候侃,侃曰:“我床非阉人所坐。”竟不前之,时论美其贞正。
太清元年,会大举北线。侃劝元帅贞阳侯乘水攻彭城,不纳;既而魏援大至,侃频劝乘其远来可击,旦日又劝出战,并不从。侃乃率所领出顿堰上。及众军败,侃结阵而还。
二年,侯景反,攻陷历阳,及逼京师,众皆恟惧,侃伪称得射书,云“邵陵王、西昌侯已至近路”,众乃少安。贼攻东掖门,纵火甚盛,侃亲自距抗,以水沃火,火灭,引弓射杀数人,贼乃退。初,侃长子鷟为景所获,执来城下示侃。侃谓曰:“我倾宗报主,犹恨不足,岂复计此一子,幸汝早能杀之。”贼感其忠义,亦不之害也。
贼既频攻不捷,乃筑长圃。朱异、张绾议欲出击之,高祖以问侃,侃曰:“不可。贼多日攻城,既不能下,故立长围,欲引城中降者耳。今击之,出人若少,不足破贼;若多,则—旦失利,自相腾践,门隘桥小,必大致挫衄。此乃示弱,非骋王威也。”不从,遂使千余人出战,未及交锋,望风退走,果以争桥赴水,死者大半。
后大雨城内土山崩贼乘之垂入苦战不能禁侃乃令多掷火为火城以断其路徐于里筑城贼不能进十二月遘疾卒于台内时年五十四
(选择自《梁书•羊侃传》,有删改
【注】①省:中央官署名,此指尚书省。②高祖:即粱武帝;在位的年号有大通、太清等。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安可久异域埋没 B.侃斩其使者以示众
C.侃乃率所领出堰上驻扎 D.岂复此一子考虑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乃夜溃围出/侃结阵
B.侃大通三年至京师/果争桥赴水,死者大半
C.我床非阉人坐/侃长子鷟为景
D.一日一夜出魏境/既既攻不捷,筑长围

下列选项中,分别能够表现羊侃“谋”和“勇”的一组是()

A.侃至是将举河济以成先志/围侃十余重,伤杀甚众
B.侃频劝乘其远来可击/一日一夜乃出魏境
C.众皆恟惧,侃伪称得射书/纵火甚盛,侃亲自距抗
D.我倾宗报主,犹恨不足/ 引弓射杀数人,贼乃退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侃先是拒绝魏帝高官厚禄的拉拢,后又无惧魏军重重围堵,经过浴血奋战,终于突破重围,一同归梁朝,完成了父亲的心愿。
B.羊侃回到梁朝之后,得到了梁高租的赏识,并且受到器重,在任尚书时,他能够坚守节操。不和当时朝中的权贵、宦官结交。
C.太清元年,梁朝发兵攻打北魏,羊侃数次献策,但都不被接纳,最终梁军大败,而羊侃的部队由于指挥有方,得以安全撤退。
D.京师被围,朝中有人主张出城迎战,羊侃坚决反对,梁高祖依然派羊侃率领军队出城迎战,结果梁军不战而退,死者大半。

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后大雨城内土山崩贼乘之垂入苦战不能禁侃乃今多掷火为火城以断其路徐于里筑城贼不能进十二月遘疾卒于台内时年五十四,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竟不前之,时论美其贞正。
②贼感其忠义,亦不之害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人人感奋。
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恃其骁勇,欲还郢,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数日不食,使持蜡书赴郢求援。北兵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还报,许发兵五千驻龙尾洲以助夹击。
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复不能衔枚隐迹,乃举炮鼓噪发舟,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既出险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击,以死拒战。沿岸束荻列炬,火光烛天如白昼。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盖郢兵前二日以风水惊疑,退屯三十里,而大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逸待劳。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乃命降卒四人舁尸至襄,令于城下曰:“识矮张乎?此是也。”守陴者皆哭,城中丧气。文焕斩四卒,以贵祔葬顺冢,立双庙祀之。(选自《宋史》)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稍:稍微
B.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祀:祭拜
C.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辟:通“避”,躲避
D.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意,料想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顺张贵英勇无畏的一组是
①贵先登,顺殿之②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
③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④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
⑤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⑥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朝将领将三条小船连在一起成为一艘舫,用中间一艘小船装载兵士,左右两艘则将其底凿空并盖上盖子来作为掩饰。 B.张贵率军突围时,元军“皆辟易”,只是由于叛兵的出卖,使得元军占据龙尾洲以逸待劳,才导致突围失败,自己被擒,被杀。
C.张贵突围前派遣两名士兵赴新郢求援。这两名士兵,在重围中置生死于度外,成功突围,最后竟然到达了郢,两名士兵表现得无比英勇。
D.在各船中装备各种作战工具,入夜过了三刻后才启航出江,并用红灯作为信号,能看出张顺张贵在率军解救襄阳之前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
(2)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韩雍传
韩雍,字永熙,长洲人,以才略称。录囚南畿,砀山教谕某笞膳夫,膳夫逃匿,父诉教谕杀其子。既诬服,雍踪迹得之,白其冤。
十三年冬,处州贼叶宗留自福建犯江西,官军不利,诏雍及镇守侍郎杨宁督军民协守。会福建巡按御史汪澄牒邻境会讨贼邓茂七,俄以贼议降,止兵。雍曰:“贼果降,退未晚也。”趋进,贼已叛,澄坐得罪死。天顺初,宁王以前憾劾其擅乘肩舆诸事,下狱,夺官。寻复为右佥都御史,佐寇深理院事。
宪宗立,坐学士钱溥累,贬浙江左参政。广西瑶、僮流剽广东,残破郡邑殆遍。成化元年正月大发兵,拜都督赵辅为总兵官,兵部尚书王竑曰:“韩雍才气无双,平贼非雍莫可。”乃改雍左佥都御史,赞理军务。先是,编修邱濬上书大学士李贤,言贼在广东者宜驱,在广西者宜困,请令游击将军和勇率番骑趋广东,而大军直趋广西,分兵扑灭,贤善之。雍曰:“当全师直捣大藤峡,巢穴既倾,余迎刃解耳。舍此不图,而分兵四出,所谓救火而嘘之也。”众曰“善。”
雍等至桂林,斩失机指挥李英等四人以徇。按地图与诸将议曰:“贼以修仁、荔浦为羽翼,当先收二县以孤贼势。”乃督兵十六万人,先破修仁贼,穷追至力山,擒千二百余人。
十月至浔州,延问父老,皆曰:“峡,天险,不可攻,宜以计困。”雍曰:“峡延广六百余里,安能使困?兵分则力弱,师老则财匮,贼何时得平?吾计决矣。”遂长驱至峡口。儒生、里老数十人伏道左,愿为向导。雍见即骂曰:“贼敢绐我!”叱左右缚斩之,左右皆愕。既缚,而袂中利刃出。推问,果贼也。贼魁侯大狗等大惧,立栅南山,多置滚木、镖枪、药弩拒官军。官军诱贼发矢石,度且尽,雍躬督诸军缘木攀藤上。别遣壮士从间道先登,据山顶举炮。贼不能支,遂大败。
雍疾恶严,故虽令行禁止,民得安堵,而谤议亦易起。两广人念雍功,为立祠祀焉。
(《明史·韩雍传》,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州贼叶宗留自福建犯江西犯:危害
B.残破郡邑殆遍殆:几乎
C.赞理军务赞:暂时
D.斩失机指挥李英等四人以徇徇:示众

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韩雍有“才略”的一组是
①雍曰:“贼果降,退未晚也。”趋进,贼已叛,澄坐得罪死。
②韩雍才气无双,平贼非雍莫可。
③贼以修仁、荔浦为羽翼,当先收二县以孤贼势。
④雍等至桂林,斩失机指挥李英等四人以徇。
⑤雍见即骂曰:“贼敢绐我!”叱左右缚斩之,左右皆愕。
⑥官军诱贼发矢石,度且尽,雍躬督诸军缘木攀藤上。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③⑤⑥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砀山教谕某人鞭打膳夫,膳夫逃跑,膳夫的父亲告发教谕杀了他的儿子,教谕已经无辜服罪,韩雍跟踪而得到膳夫,洗清教谕的冤屈。
B.广西的瑶人和僮人流窜到广东劫掠,丘浚与韩雍的灭贼方法不同,李贤赞同丘浚的方法,反对韩雍的观点,但大家都认为韩雍的意见好。
C.听说官军要攻打浔州,贼首侯大狗等大为恐惧,在南山竖立栅栏,准备很多滚木、标枪、涂毒的弓箭来抗拒官军,但仍然被韩雍打得大败。
D.韩雍痛恨罪恶,因此虽然令行禁止,百姓安居,然而对他的毁谤、非议也容易产生。但两广的百姓怀念韩雍的功绩,并建立祠堂纪念他。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宁王以前憾劾其擅乘肩舆诸事,下狱,夺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舍此不图,而分兵四出,所谓救火而嘘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兵分则力弱,师老则财匮,贼何时得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