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被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基本原理是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
用含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的碳原子,其转移的途径是()
A.CO2→叶绿素→ATP | B.CO2→三碳化合物→ATP |
C.CO2→三碳化合物→糖类 | D.CO2→叶绿素→糖类 |
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人的细胞在衰老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A.细胞内有些酶活性降低 | B.细胞内色素减少 |
C.细胞内水分减少 | D.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 |
下列对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
B.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
C.细胞凋亡可导致细胞癌变 |
D.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A.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 |
B.细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 |
C.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
D.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 |
如图所示,图1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1中DE段有细胞板的出现 |
B.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 |
C.图2中细胞含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 |
D.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