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河北某地生产的红心鸭蛋中因被发现含有“苏丹红Ⅰ号”而停止销售。“苏丹红Ⅰ号”是工业色素,含有“偶氮苯”。下列关于“苏丹红Ⅰ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含化学元素至少有C、H、O、N等
B.“苏丹红Ⅰ号”没有直接致癌和用,可放心食用
C.如用15N标记“苏丹红Ⅰ号”,15N最终将出现在动物的尿液中
D.工业色素不能用于绿色食品
植物受伤时会释放一种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系统素,系统素与受体结合后,能激活植物细胞的蛋白酶抑制基因,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后者可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从而阻止害虫取食和病原菌繁殖。据以上材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系统素是一种信号传递分子 |
B.系统素能抑制植物细胞中蛋白酶基因的表达 |
C.系统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颜色反应 |
D.系统素的合成与核糖体、ATP直接相关 |
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某生物细胞DNA复制过程中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反映出的DNA复制模式可作为DNA双向复制的证据
B.此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任一条链中A=T,G=C
C.若将该DNA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苷酸和四种碱基
D.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G+C)=a,则互补链中该比值为1/a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试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度 |
C.在“调查人类遗传病”实验中,通过对具有某遗传病的家系调查,可统计分析该遗传病的发病率 |
D.在“探究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用卡诺氏液处理能使根尖细胞解离 |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
下图为一个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当剪断传出神经元与骨骼肌的联系后,在b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在d处可记录到电位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刺激骨骼肌产生的信号传到c处就会形成痛觉 |
B.当兴奋到达d点时,d处膜内外的电位会发生逆转,膜外阳离子的数量将高于膜内 |
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骨骼肌出现收缩活动,则该活动是反射活动 |
D.在机体内,兴奋传导的方向都是a→b→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