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注:孟贲、乌获均为勇 猛的力士)。统一六国前的秦国,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
| A.秦人素来骠悍 | B.秦地与山东自然条件不同 |
| C.秦国士兵过于霸道 | D.变法使秦国军事强大 |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的转折是通过珊瑚岛海战、中途岛海战、瓜岛海战等数场战役完成的。依此观点来审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德战场,具有与瓜岛海战相似转折意义的战役是
| A.莫斯科战役 | B.斯大林格勒战役 |
| C.库尔斯克战役 | D.柏林战役 |
埃里克·方纳在《美国自由的故事>这样写道:“对自由的倾心和执着构成了美利坚民族主义的精髓。罗斯福将他自己的自由定义——即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下列措施中,最能让“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的是
| A.增发钞票,成立联邦银行加强对银行的管理,稳定金融秩序 |
| B.政府实行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 C.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劳资矛盾 |
| D.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举办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 |
“传统国际法历来把‘诉诸战争权’看作是主权国家不容置疑的绝对权利,巴黎公约则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从而成为‘战争是否合法的分水岭’。”这里的“巴黎公约”指
| A.《凡尔赛和约》 | B.《国联盟约》 |
| C.《洛迦诺公约》 | D.《非战公约》 |
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曾向首相建议:“为打破战场上的胶着状态,必须研制一种周身包围铠甲、不怕敌弹攻击、能突破荒野地带的新兵器!”这种“新兵器”首次应用于
| A.凡尔登战役 | B.索姆河战役 |
| C.阿拉曼战役 | D.不列颠之战 |
下表是1860—1900年世界主要工业国或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经济的份额简表,对此表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1860年(%) |
1880年(%) |
1900年(%) |
|
| 联合王国(英国) |
19.9 |
22.9 |
18.5 |
| 法国 |
7.9 |
7.8 |
6.8 |
| 德意志(日耳曼各邦) |
4.9 |
8.5 |
13.2 |
| 美国 |
7.2 |
14.7 |
23.6 |
①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②美国和德国迅速崛起并赶超英国
③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冲击了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