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北魏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改革的重点发生了变化,重点转向了

A.制度革新 B.移风易俗 C.建设洛阳 D.学习汉族文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在激烈的碰撞后打破了隔离的坚冰,取得了共同发展,亚非拉文化逐渐取得了世界的承认。以下现象最能反映这一时期文化特点的是

A.海明威用“冰山原则”创作了《老人与海》
B.泰戈尔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C.出现了以柴可夫斯基为代表的“民族乐派”
D.鲁迅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李鸿章曾在1881年撰文指出,“五年来,我国创设沿江沿海各省电线,总计一万多里,国家所费无多,巨款来自民间。当时正值法人挑衅,将帅报告军情,朝廷传达指示,均相机而动,无丝毫阻碍。出使大臣往来问答,朝发夕至,相隔万里好似同居庭院。”以下对该段材料所含历史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电报的作用已经显现在中国近代战争中
B.电报的使用有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联系
C.通过电报传递信息在当时已走入寻常百姓家
D.电报的使用有助于清政府及时了解国际动态

在战国诸子百家学说中,有“非儒即墨”之说。其主要原因是

A.儒家思想与墨家思想都顺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B.在“有教无类”思想下,儒家与墨家都广收门徒
C.两家思想代表了新兴阶层需要,社会基础较广泛
D.儒墨两家思想都符合当时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

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得到迅速推广。就市场角度而言,两者的积极意义在于

A.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C.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  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以下为1952——1959年我国总税收一览表(摘自罗布代尔《文明史纲》,以1952年基数为100)

以下对表中数据出现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与完成,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②一五计划的有效实施,工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进展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
④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对当时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