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    )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土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全面的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的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二人已深入到运动中去。”对此准确的理解是

A.要把自己写的科学书应用于生产领域 B.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
C.多参加革命运动比写科学书更重要 D.要把空想社会主义与革命实践相结合

近代某一国家的内阁有如下规定:“对于内阁通过的一切决定,每一个内阁成员都负有绝对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任何成员都无权在事后说,他同意某某决定是出于让步或是被同僚所说服。”这一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承先祖一脉相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耕惟读。”这副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战国晚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瞿林东在《中国史学散论》中指出“一个民族,总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这是因为,历史不仅可以说明一个民族的过往历程、现实状况,而且还可以揭示他的未来的方向。”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阐明了历史学的社会价值 B.阐明了对历史的重视
C.阐明了历史学对现实的关注 D.阐明了史学家的政治眼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