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农作物Ⅰ和农作物Ⅱ在同一土壤中N、P、K三要素肥效试验田。(+)表示施肥,“—”表示未施。下列能得出的结论是
|
农作物Ⅰ |
农作物Ⅱ |
||||||||||||
肥料成分 |
氮肥 |
— |
— |
+ |
+ |
+ |
— |
— |
+ |
+ |
+ |
|||
磷肥 |
— |
+ |
— |
+ |
+ |
— |
+ |
— |
+ |
+ |
||||
钾肥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产量与原产量对比(%) |
68 |
100 |
70 |
89 |
100 |
35 |
48 |
68 |
91 |
100
|
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细胞,下图中物质吸收量正确的是 ()
如果一个ATP脱去两个磷酸,该物质就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之一,称为()
A.嘌呤脱氧核苷酸 | B.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
C.嘧啶核糖核苷酸 | D.嘧啶脱氧核苷酸 |
如下图所示,市售的塑料杯装的酸奶,从外观上看,最可能变质的是()
下列试剂与鉴定的物质及颜色变化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A.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健那绿染液--线粒体--蓝绿色 |
B.苏丹Ⅲ染液--脂肪--橘黄色;碘液--淀粉--蓝色 |
C.甲基绿—DNA--绿色;苏丹Ⅳ染液--脂肪--红色 |
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CO2--紫色;吡罗红--DNA--红色 |
下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生成物的量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范围 |
B.酶因热而失活 |
C.酶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
D.酶反应速度和酶量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