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台湾与大陆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目前两岸关系呈现出向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良好势头。2005年4月—7月,应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相继成功访问大陆,对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多项共识。2006年4月14日—15日,国共两党经贸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大陆宣布了进一步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
材料二:台湾当局极力推进“台独”,遏制“三通”,阻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2005年12月台湾地方“三合一选举”中惨败后,先抛出了“积极管理,有效开放”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政策,接着,在2006年大年初一,陈水扁又抛出废除“国统会”及“国统纲领”。然而,给他带来的却是更为惨重的失败。且不说遭到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声讨,就连“以华制华”的美国也对陈水扁施以惩戒。先是陈水扁“出访”中美洲“友邦”企求过境美国遭到拒绝,接着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5月13日在美国国会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美中关系听证会上明确表示:“让我清楚的说,台湾独立就是战争。”
请用唯物辩证法知识简要说明台湾当局推行“台独”,阻碍两岸关系发展惨遭失败的原因。(16分)
2009年3月27日,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来临之际,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近日分别来到北京民族文化宫,参观在这里举行的“西藏民主改革50年大型展览”。展品集中展示了西藏各项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参观过程中,胡锦涛指出,民主改革以来西藏社会的沧桑巨变雄辩地说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里,西藏经济社会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西藏各族人民才能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成为国家的主人、共同创造和享有幸福安康的生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简述西藏社会50年来沧桑巨变的原因是什么?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某校高一⑴班同学围绕“改革开放与我国的政党制度”这一主题进行了探究,搜集到下列材料,如果你是他们当中的一员,请你思考回答:
(1)改革开放3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8%的高速增长,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8年,战胜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胜利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从容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成为重塑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参与者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健康有序发展,有效实现了尊重多数与照顾少数、广泛民主与集中领导的统一,充分发挥了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维护稳定等重要功能。
简要说明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内容。
2009年6月8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各界青年学习《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座谈会。与会者一致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以保证我国政治活动的和谐和有效,实现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两院”的合理分工、相互协作,避免了西方那种“三权分立”体制下互相拆台的情况发生。 30年的改革开放经验证明,我们对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必须继续坚持、继续完善。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材料一:2009年6月7日,第二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在东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日本外务大臣中曾根弘文说,中日两国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和日本承诺将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并呼吁就全球贸易自由化谈判尽早达成协议。
材料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日关系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近年来以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为首的右翼势力不顾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感情和反对,执意频频参拜靖国神社,曾使中日关系跌入“冰点”。国家主席胡锦涛去年5月访日,被称为中日关系的"暖春之旅"。此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着重落实了"暖春之旅"经贸方面的成果,中日关系重现“春意”。
(1)中日两国关系的变化折射出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2)分析中日两国既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又有“冰点”、“春意”蕴含的政治学道理。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2009年6月14日至18日出席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和“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并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在对外关系中,中国始终坚持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现与各国的共同发展,既是实现我国长远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结合材料简要阐述我国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