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上述材料体现了( )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观点 |
|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观点 | D.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发展 |
下图“圆的自白”所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树立革命的批判的精神②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③肯定就是否定,终点就是起点④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重要环节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这表明:
| A.矛盾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
| B.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特殊性 |
| C.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
| D.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
| 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性 | B.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
|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需要条件 | D.规律不能经常性地被创造和改造 |
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体现了
|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 C.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与统一 | D.主观能动性依赖规律客观性 |
毛泽东指出:“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我们必须时刻记得列宁的话: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之所以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它是
①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②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④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