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曹操率军讨伐张绣。夏日炎炎,人马干渴,为了调动士兵的斗志,曹操挥鞭一指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梅子又酸又甜,快走啊,翻过山就可以吃梅子了。”于是将士们立刻群情激动,在对梅子的渴望中大步流星起来(《世说新语·假谲》)。望梅可以止渴,画饼却不能充饥,这说明( )
A.意识的反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 B.意识的反作用有时有效果,有时没效果 |
C.意识的能动作用总是暂时的、有限的 | D.意识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和规律制约 |
2014年7月28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第12号台风“娜基莉”于7月30日之后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带来较大风雨天气。后来的观测表明,台风“娜基莉”如期而至,时间误差不超过1小时。这表明
①预测所依据的理论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预测被证实佐证了世界的可知识性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
③预测所依据的理论和数据的正确性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④预测被证实折射出有用性在真理属性中的基础地位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证实“菲莱”号登陆器在降落的“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表面检测到了含炭有机分子。科学家还表示,“菲莱”的传感器在穿过了10-20厘米的灰尘之后,触碰到了一层像冰一样坚硬的物质,这显示了登陆彗星表面并不像人们先前认为的那样柔软。这一成果再次印证了:
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正确
②唯心主义一直都是错误的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与上升性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一个由中、美、俄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给食盐施加20万大气压,生成了一些“不可能”的物质如氯化三钠和三氯化钠。按照传统化学教科书上的规则,这些物质本不该存在。科研人员制造出“本不该存在”的化学物质,表明人们
①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而显示其实践的能动性
②进行创造性思维以实现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及其适用条件和范围
④依据主观意愿决定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鱼有一种能探测水流的“第六感”。一个科研小组通过模拟实验发现,鱼身上的侧线是一个由感觉器官组成的系统,它能探测其周围水流的运动和振动,使鱼能根据其周围水流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避开障碍物。这一研究成果佐证了
①动物心理具有适应性,能根据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②动物心理具有能动性,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其本质
③动物心理能简单分析,得益于其生理基础的复杂多样
④动物心理具有目的性,根源于其大脑结构与人类相同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5年年初,以处理人和自然关系为主题的电影《狼图腾》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人们关注和思考这一主题的原因是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
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自然界重大影响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