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等内容写入宪法。这表明( )
A.意识随着事物发展和实践深入而扩展深化 | B.物质决定于意识 |
C.意识能有效地指导人们的实践,促进事物发展 | D.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中得出的结论是( )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②对每一个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③谬误与真理是绝对不相容的
④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2014年大范围雾霾笼罩着我国,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专家认为,天气因素是触发和加剧雾霾影响的直接因素,但根本因素是持续的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材料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是 ( )
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抓主流,不忽视支流④矛盾具有特殊性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仅17%的小学生经常运动。由于青少年体质虚弱一般不直接表现为各种病症,因此很容易忽视培养他们锻炼身体的习惯。但这会埋下隐患,比如在青少年时期腰部肌肉缺乏锻炼,到了老年就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青少年养成运动习惯,将会受益终身。这体现了( )
A.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本质联系 |
B.既要看到眼前的联系,也不要忽视长远的联系 |
C.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 |
D.任何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都是不可改变的 |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时间都去哪了》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共鸣,是因为它揭示了()
①事物发展具有特殊性 ②运动是绝对的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在动物世界中,“小个子”并不等于“弱者”。三条两尺多长的小狼狗,能合力把一匹大斑马吃掉。有人将经济领域中分工协作模式形象地比喻成“小狗经济”,这种经济模式能够大幅度削减管理成本和内部消耗。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用整体的发展带动局部的发展 | B.从部分出发,完善各部分的功能 |
C.要统筹考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 D.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