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德意志有很大的影响力,主要原因是
| A.教权高于王权 |
| B.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 |
| C.德国四分五裂,未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
| 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
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私营工业企业的加工订货情况。以下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 1949 |
1950 |
1952 |
1953 |
1954 |
1955 |
1956 |
|
| 国加工工、订货、包销、收购的产品价值(亿元) |
8.11 |
20.98 |
43.21 |
58.98 |
81.07 |
81.21 |
59.35 |
| 指数(%) |
100 |
259 |
833 |
727 |
1000 |
1001 |
732 |
| 国家加工订货等产品价值占私营工业总产值比重(%) |
12 |
29 |
43 |
56 |
62 |
79 |
82 |
A.私营工业被逐步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
C.加工和订货是国家对私营工业的主要政策
D.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逐步确立起来
1950年—1960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0年—1960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表
| 年份 |
总人口(万人) |
城镇人口(万人) |
百分比(%) |
| 1950 |
55196 |
6169 |
11.2 |
| 1960 |
66207 |
13073 |
19.7 |
A.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B.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工业化进程的推动 D.民主政治的发展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
| A.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 |
| B.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对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 |
| C.是在美国制定了第三条道路的经济政策后提出 |
| D.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
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收入5万美元以上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
| A.着力增加就业,提高社会购买力 |
| B.只运用经济手段干预经济发展 |
| C.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保障资本家 |
| D.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
下表反映了1909—1919年间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部分情况。据此可以得出( )
| 时间 |
事件 |
| 1909年 |
北京邮政首先使用自行车 |
| 1912年 |
北京至上海间的火车邮路开通 |
| 1917年 |
上海邮政开始用汽车取代马拉邮车 |
| 1919年 |
上海、汉口邮政开始自备邮艇运送邮件 |
A.邮政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
B.邮政业务仅限于中心城市
C.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
D.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