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则故事,按要求作文
朋友曾给我讲了一个他的故事。有一次他和同事、领导吃饭,中途起身到外面透透风,等透好风回来,发现包厢门锁上了。他敲了好几下,里面听不见,又试着想打开,却没有成功。他就在大厅里等。一个小时后,他想该结束了,就去看,却已是人去房空,他们早就从旁边的通道走了。看来大家都把他忘了。朋友说:“我一直认为自己在单位里大小是个人物,但这顿饭,让我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是。”
读后有何感想?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材料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小诗《秋实》,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
  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要求:①要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作文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可少于800字。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思悟网”论坛,主题:关于“未知”。
甲: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未知——未知的人、领域,未知的前程、命运……它们陌生神秘,莫测难解。明天,永远是未知的。
乙:昨天,有些东西也同样“未知”啊。“未知”,不等于“无知”,也不等于“不可知”。
丙:是的,“未知”二字,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
丁:我恐惧“未知”。
戊:让我们将“未知”变为“已知”!
己:所有东西,一定要“知道”才有意思吗?
……
你对“未知”有着怎样的体验与感悟?请以此为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研究的南京财经大学胡连生教授说,现在少数学生中存在的迷恋网络、虚度光阴、不求上进等现象,从根本上讲,都是责任感缺失的外在表现。一个连对自己和父母都不负责任的学生,怎么会承担对集体、国家和事业的责任?
  《中国青年报》上《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一文说:“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才会真正把自我实现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
  200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季羡林老人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文中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恐怕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树问大树:“你吃了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
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一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喝点朝露和山泉。”
小树:“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美和谐?”
大树:“这还要感谢风雨雷电。风为我修饰身材,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去高傲”
小树又问:“为何有的树木长得枯黄又干瘦?”
大树说:“因为我们各自的菜单不同。他们选择吃的是愤世,是抱怨,是黑暗;因此就不能青翠光鲜。”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