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选修3—4模块)
⑴在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B.对衍射现象的研究表明,我们一般所说的“光沿直线传播”只是一种特殊情况
C.牛顿的“微粒说”、惠更斯的“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都圆满地说明了光的本性
D.电磁波中每一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都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但两者不互相垂直

E.狭义相对论认为:一切物理规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2)如图所示,均匀介质中两波源分别位于x轴上14m处,质点P位于x轴上4m处,时刻两波源同时开始由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振动周期均为T=0.1s,传播速度均为v=40m/s,波源的振幅均为A=2cm,则
①经过多长时间,由波源发出的波到达P点?
②从0.35s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多少?

科目 物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横波的图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量得一只弹簧测力计3 N和5 N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2.5 cm.求:
(1)这只弹簧测力计3 N、5 N刻度线与零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2)这只弹簧测力计所用弹簧的劲度系数.

有一弹簧,挂上20 N的砝码时,长为11 cm,再增加40 N的砝码时,弹簧再伸长2 cm。求:
(1)弹簧的原长;
(2)弹簧的劲度系数。

如图10所示,质量为m=4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F=10N与水平方向成θ=370角的恒力拉物体,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当t=5s时撤去力F,求:
(1)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a的大小?(sin370="0.6" cos370="0.8" g="10" m/s2
(2)撤去F后,物体还能滑行多长时间?

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视为质点)从某一高度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忽略碰撞时间)又上升到最高点,该运动过程的v-t 图象如图9所示,如果上升和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大小相等,求:

(1)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2)物体下落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取g=10m/s2) 。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y>0的区域中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在y<0的区域也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一带正电的粒子从y轴上的P点垂直磁场入射,速度方向与y轴正向成45¡。粒子第一次进入y<0的区域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向成135¡,再次在y>0的区域运动时轨迹恰与y轴相切。已知OP的距离为,粒子的重力不计,求:
(1)y<0的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2)粒子第2n(n∈N)次通过x轴时离O点的距离(本问只需写出结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