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比较表,回答:

 
原料成本
劳动力成本
技术成本
运输成本
其他成本
甲工厂
41
22
6
10
21
乙工厂
3
23
43
6
25

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
B.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比例上升
C.甲工厂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工人的工资水平低
D.乙工厂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高

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总体上看甲类工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弱
B.乙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C.甲、乙两类工业发展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相同
D.自然条件对甲、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的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问题。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温室效应
B.昼夜温差
C.风的形成
D.海陆热力差异

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C.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D.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

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B.直射点从①处移动到⑤处,需要l恒星年
C.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D.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太阳直射点从①到⑤的过程中,地球上昼长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南、北回归线上的地区
B.从南、北回归线分别到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C.赤道地区
D.南北极圈及以内的地区

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
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
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
D.三地风力侵蚀,易形成风蚀蘑菇

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其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③—温带季风气候 D.④—热带季风气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