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 )
A.近代司法制度的完善 | B.地方自治制度的建立 |
C.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D.立宪君主制度的建立 |
(2013-2014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三诊文综)
下列是一个墓葬出土的一组随葬品图片,据此可推断该墓主人生活时的社会状况是
礼器贝币青铜农具陶器
A.青铜农具已经得到广泛使用 | B.重农抑商政策已经确立 |
C.以宗法制维系国家政治结构 | D.儒家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
(2013-2014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下学期一次质调文综)
在中国古代,皇帝为加强君主专制而在政府班子以外设立非正式的机构,下列属于这类机构的
①宋代设立枢密院 ②元代设立中书省 ③明成祖设立内阁 ④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④ |
钱穆在《中国历史上之考试制度》中说:“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连根拔去。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科举制度可以杜绝官场的腐败 |
B.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曾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
C.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产生民国用人弊病的根本原因 |
D.科举制度被废除是“预备立宪”的结果 |
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这种现象使得宋代
A.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 | B.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
C.地方势力得到增强 | D.官僚队伍膨胀及滥政 |
福建省福清县王氏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筷子)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因素有
①血缘亲情产生的凝聚力 ②传统的孝义观念③政府的提倡和干预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