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乎?”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A.有财力的富商能操纵诸侯国的行政大权 | B.孔子只是依仗权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
C.孔子得到各诸侯国国君的尊重和礼遇 | D.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
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下图是西汉时期关于地方制度的封泥,从中不能获取的历史结论是
A.西汉地方上继承秦朝制度 | B.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 |
C.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 | D.西汉初年分封同姓王 |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间喜剧》是该类文学的代表作 |
B.这类文学在英国的代表是雪莱 |
C.中国“文革”后的伤痕文学具有类似的文学手法 |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的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由此得出结论
A.世界经济重心已转向发展中国家 | 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 D.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已经构建 |
下面是1795年出版的法国作家孔多塞所写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一书目录摘要:……第四个时代:人类精神在希腊的进步。下迄亚历山大世纪各种科学分类的时期……第七个时代科学在西方的复兴从科学最初的进步下迄印刷术的发明第八个时代从印刷术的发明下迄科学与哲学挣脱了权威的束缚的时期……。这表明作者认为
A.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自己 |
B.科学技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
C.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不断融合 |
D.历史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 |
平等一直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机会均等,就是否定任何特权,大家有相等的机会自由竟争;结果平等,就是平均分配各种价值,按照人头分配或按需分配。关于机会均等和结果平等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世纪中期英国重视结果平等 |
B.斯大林时期强调了机会均等 |
C.今天美国体现了机会均等和结果平等的调和 |
D.科举制度重视的是结果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