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美人不甚争珠翠,真书家不甚争笔墨,然则将士真善战者,岂必力争洋枪洋药乎?”对以上这段摘自《曾国藩全集·奏稿二》的资料,理解正确的是
A.曾国藩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式武器 |
B.曾国藩没有近代化的意识 |
C.曾国藩提出新式武器固然重要,但决定因素是人 |
D.这一观点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相悖 |
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 | B.中央集权制 |
C.专制主义制度 | D.君主立宪制 |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已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反映的主张
A.重视礼仪教化 | B.主张礼法并施 |
C.强调严刑峻法 | D.提倡为正以德 |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
C.兼相爱、交相利 |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
关于儒家思想的论述错误的是
A.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B.孟子、董仲舒、朱熹都为儒家思想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C.唐朝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D.儒家思想具有强大生命力,对于建设和谐世界具有新的价值 |
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A.“礼” | B.“仁” | C.“德” | D.“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