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美人不甚争珠翠,真书家不甚争笔墨,然则将士真善战者,岂必力争洋枪洋药乎?”对以上这段摘自《曾国藩全集·奏稿二》的资料,理解正确的是
A.曾国藩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式武器 |
B.曾国藩没有近代化的意识 |
C.曾国藩提出新式武器固然重要,但决定因素是人 |
D.这一观点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相悖 |
在巨舰大炮时代,海军主力舰艇是战列舰,一战后航空母舰出现,但只是海上辅助的作战舰艇,下列哪一次战役说明航空母舰开始对海上作战起主导作用
A.珍珠港事件 | B.中途岛海战 |
C.瓜岛战役 | D.西西里登陆作战 |
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A.1处错误 | B.2处错误 | C.3处错误 | D.4处错误 |
有关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的局部侵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九一八事变是世界上最早的法西斯侵略 B.国联成为推行绥靖政策德工具
C.西班牙处于孤立无援德境地 D.法西斯的侵略野心越来越大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D.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右图中黑色粗线指的是
A.一战时德军东线推进线
B.一战前俄国的边界线
C.苏联的“东方战线”
D.莫斯科战役后苏德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