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enson与M.Calvin于1949年采用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对光合作用进行研究。以下是他们研究过程的简述: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人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的光照时间后立即杀死小球藻,从培养液中提取产生的放射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实验组别 |
光照时间(s) |
放射性物质分布 |
1 |
20 |
大量3-磷酸甘油酸,少量其他磷酸化糖类 |
2 |
60 |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
3 |
2 |
12种磷酸化糖类 |
请根据上述实验资料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此项技术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
B. CO2进人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3-磷酸甘油酸
C. 实验结果还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
D. 从CO2进人叶绿体到产生有机物的整个过程看,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磷酸化糖类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进入细胞不需②参与,直接穿过由③组成的骨架 |
B.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和③关系密切,并受温度影响 |
C.a过程需要蛋白质的参与,b过程必须顺浓度梯度进行 |
D.胰蛋白酶的分泌必须通过②结构,且消耗能量 |
下图表示某种细胞的膜结构及物质与膜的关系,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可以表示细胞内的线粒体膜结构
B.若图示为肝细胞膜,进食后3~4小时,C代表的激素为胰岛素,其只促进物质E转化为F,则F为糖原
C.a和c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都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不同物种的细胞中A、D、B的种类均不同
下图是一种细胞在进行某项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请据图分析,在此前后过程中不可能发生()
A.一定条件下,生物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
B.mRNA由细胞核到达核糖体 |
C.合成血红蛋白 |
D.线粒体参与过程 |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比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 |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 |
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在线粒体中可以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中不稳定的化学能 |
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②动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③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选用黑藻幼叶④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⑤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增强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周围分布较多的高尔基体⑦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联会不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A.②④⑦ | B.④⑤⑦ | C.①③⑥ | D.①③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