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本《新撰外国地理》课本的章节昼次包括“中国本部、满洲、波斯、印度、暹罗、法属亚洲、英属马来半岛、英属加拿大及黑暗大陆总论”等。我们应如何认识这本书

A.这是18世纪初期英国人对世界地理的看法
B.这是19世纪初期美国人对世界地理的描述
C.这是20世纪初期日本人对世界地理的分类
D.这是中国在二战后对新国家出现的叙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大多数重要的中国自然科学研究会都是在1915年之后的10年间创立的,在生物学、地质学、古生物学、气象学、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

A.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 B.生物进化论的传入
C.中国政府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康氏新法没有社会基础,京城的传统士大夫视之漠然。……为数众多的京师翰林院国子监诸生中居然没有一个人受康有为的影响……在偌大北京城的士人中间,康氏找不到同路人。”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新法脱离实际,缺乏群众基础,支持者少
B.康梁的名气不大,影响力小
C.士大夫思想保守,不关心国家大事
D.京师翰林院诸生的素质差,康梁看不起他们

曾担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1835年2月20日——1911年9月20日)曾说:“简单说来,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运动,其目标是使中国强盛起来,这个运动已经掌握了群众的想象力,将会像野火一样烧遍全中国。”这个运动应当是()

A.义和团运动 B.禁烟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提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战争本质
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李鸿章认为,清军作战时人数虽多,仍不能胜,原因在于“枪炮破旧”, 如能使火器与西洋相等,则“平中国有余, 敌外国亦无不足”,“今起重视,最后可达自主”。由此不能得出结论是()

A.清政府当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B.政治制度的变更有利于独立自主
C.李鸿章认识到武器关系到战斗力 D.洋务运动有利于维护清朝统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