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人口大规模西移;第二次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1)美国国内第二次和第四次人口迁移高潮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

(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上 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
(2)下面的4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________。这表明乙地的气候特征与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

(3)在夏秋季节,危害甲、丙两地区的严重气象灾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成因上相同,都是在________形成的、强烈发展的________造成的。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示的地质构造中,A为,B为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流水、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

(4)A、B两处中,最有可能成为自流井的是处;最有可能成为良好的储油构造的是处。
(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的天体系统是系,中心天体是
(2) 在图中画上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
(3)图中A、B、C、D四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分别是:
A,B,C,D
(4)在a、b、c、d四位置中,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时位于附近,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时在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最慢时在附近。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京时间),我国四川汶川县(31.0°N,103.4°E)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破坏性巨大。
材料二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2)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感受可能是
A.左右摇晃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3)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_界面,B为________界面,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_______,D+E________,F+G________。
(5)地幔属于________态。(固态还是液态)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画出③位置时昼半球、夜半球的状况(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2)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自转画在②上;公转画在①②间 )
(3)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的时间段是:________。
(4)当地球运行到⑤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