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世界人口最多、密度最大的岛屿,以山地丘陵为主,山间多宽广盆地,森林覆盖率为2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岛屿是________岛。结合城市M降水资料表,归纳城市M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月份
1
2
3
4
5
6
降雨量(毫米)
384.7
309.8
200.3
257.9
133.4
83.1
月份
7
8
9
10
11
12
降雨量(毫米)
80.8
84.2
79.0
33.1
175.0
184.0

(2)分析说明该岛人口分布特点及其自然原因。
(3)该岛盛产水稻、甘蔗、金鸡纳霜等热带作物,分析其有利区位条件。
(4)该岛垦殖率高达70%,试分析其原因以及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非洲乍得湖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乍得湖是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湖,水位常随季节变化大。其周边地区有3000多万人靠乍得湖为生。随着人口增长,沿湖国家不仅利用湖区发展渔业、湖滨草原发展畜牧业,而且大规模开辟农田,引湖水和入湖河水灌溉,发展粮食生产。为了获取更多的水源,一些国家还在其水源河上建坝截水。使乍得湖的面积快速减小,照目前速度继续下去,乍得湖可能在20年后消失。湖面积的减少造成湖区及周边地区严重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影响湖泊周边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分析乍得湖水位随季节而变化大的主要原因(3分)。
(2)哪些因素导致乍得湖面积不断变小。
(3)乍得湖面积快速变小,会对其周边地区农业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竖版世界地图。

材料二:2013年11月7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驶离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奔赴南极地区执行为期150多天的科学考察任务。于2014年4月15日,胜利归来。
(1)图中甲点经度是,丙为洋。
(2)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首次实现环南极大陆航行,其环绕航行的方向是 ,航行中可能遇到的恶劣天气条件有:
(3)在“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执行此次任务期间,上海昼夜长短发生怎样的变化。

(14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13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是一个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之称,古老生物种类众多。
下图A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B为图A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


(1)分析澳大利亚动植物原始且独特的原因。
(2)说明①、③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
(3)比较②地和③地水资源的异同点。

(13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