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商代社会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商都城是繁荣的商业城市 | B.中原地区已出现了统一市场 |
C.商朝人以贝作为货币 | D.“商人”一词是由于商民善于经商而被沿用 |
2013年12月1日是《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纪念日,《宣言》肯定了台湾、澎湖是“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必须归还中国。海峡两岸高调纪念,日本各界选择性“遗忘”。这种现象不能反映
A.中日彼此之间存在认知上的误差 | B.中日大规模政治运动扭曲了彼此认知 |
C.客观认知对中日关系发展很重要 | D.中日不能相互客观认知是长期形成的 |
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 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
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
下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对此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这封信件
A.写于1944年4月29日 | B.说明国共两党处于敌对时期 |
C.反映国共两党既合作又相互斗争 | D.不能体现蒋介石的阶级属性 |
下图为1959年主政台湾的国民党“外交部”对其外交人员的指示。这反映出当时台湾当局
A.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B.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 |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 D.放弃了敌视中共政权的立场 |
“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这是某年英国《泰晤士报》刊登的来自香港记者的报道。这份报道
A.评论的是新中国参加亚非会议 |
B.证明英国没有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 |
C.反映出英国对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无奈 |
D.有助于研究新中国成立时西方国家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