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甲图“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和乙图“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1)据图可知,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 D.总量呈下降态势 |
(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图示,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__________。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久居城市的人们都有类似的体验;夏季里市区的气温要比郊区高。为了躲避酷热难耐的暑气,人们不得不跑到绿树成荫、河湖交错的郊区或乡村去享受一份清凉和惬意。为什么在享受现代城市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市区人要忍受比郊区更为炎热的酷暑呢?
(1)材料一中的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它因素,市区与郊区
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图文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限4~6字)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就这一主题进行课题研究,请补充完成基本的研究思路。
(3)同学们在研究中发现:城区与郊区气温之差,不同季节有差异(如右图所示)。你从图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
某城市围绕“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的主题展开讨论,请市民提出合理化建议。
(4)一高中生提出可在郊区封山育林,来改善市区绿化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这种做法,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5)一市民建议,本市绿化不应再建大型草坪,需要以乔木、灌木树种为主。与林木绿化相比,城市绿化中修建大型草坪有哪些不足?
(6)有同学提出在我国黄土高原、西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都应该大力建造防护林工程,你认为三地建防护林的环境作用相同吗?请说明理由.
假设右图是洋流模式图的一部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为大洋环流,则处于半球的中低纬度,若处在太平洋,图中①一④所代表洋流具体名称及洋流性质为①流,②流,③流,④流;①②③④中存在较大渔场的是,名称为。
(2)若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则此时北半球为季,南亚盛行风;此时洛杉矶的气候特点为,非洲南部热带草原上的植物(繁茂或枯黄)。
16. 下图为北纬26°某沿海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水循环的环节:②,③,④,⑦。
(2)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图中③这个环节主要靠途径来完成。
(3)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水循环的数量,或者使水资源遭受,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4)图中的甲地气候类型是,该气候的特点是,该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模式图下方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甲 | B.④——乙 | C.⑥——丁 | D.⑦——丙 |
(2)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 季。
(3)图中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气候类型④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4)若该图表示亚欧大陆,则⑧附近是著名的 渔场,形成原因是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气象台2008年1月28日6时再发暴雪红色警报(我国暴雪灾害分为四级,12小时降雪量大于4mm称为蓝色预警,大于6mm称为黄色预警
;6小时降雪量大于10mm称为橙色预警,大于15mm称为红色预警)。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预计今天白天到夜间如图所示
地区将发生大雪、暴雪和冻雨灾害。
材料二:中央气象台的气象专家说,此时发生如此长时间的暴雪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是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一种危害。
(1)此时亚欧大陆上受_____气压中心控制;北半球太平洋上主要受____气压中心控制。
(2)图中,发生冻雨灾害的地区冬季气候特点是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中提到,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产生了图示地区的大雪、暴雪和冻雨灾害。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什么?
(4)为什么说,此次长时间的雪灾与全球气候变暖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