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毛泽东提出中央各部门要实行“虚君共和”,“中国很统一,但经济发展慢,欧洲不统一,但经济发展快。还是虚君共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调整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作为重点 |
B.主张扩大地方政府和企业自主权 |
C.跳出了一放就乱和一统就死的怪圈 |
D.强化统一领导和中央集权的原则 |
20世纪60年代上海承担导弹研制任务后,一批传统产品生产厂,如造纸厂、纺织厂、手工工厂被改造为超高强度合金钢、特种有色金属、半导体材料等新材料生产厂、电子元器件生产厂、精密加工厂以及仪器仪表厂。这表明导弹研制( )
A.增加了造纸业和纺织业的科技含量 |
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
C.依赖于我国传统工业的发展 |
D.推动了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 |
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 )
A.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 |
B.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 |
C.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 |
D.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
战役名 |
中方统计 |
日方统计 |
平型关战役 |
歼灭日军1000余人 |
亡167人,伤94人 |
武汉会战 |
毙伤日军20万余人 |
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
徐州会战 |
毙伤日军5万余人 |
伤亡3.2万余人 |
百团大战 |
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
亡302人,伤1719入,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 |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B.日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
C.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D.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在上海等地拆城筑路兴市模式和“总理遗嘱”影响下,1929年无锡地方政府提出拆城筑路计划。无锡国民党县党部认为城墙是封建落后象征,拆城即革命,以建设布新。无锡民众包括工商教育界人物以影响治安、拆让房屋损害市民利益为由主张暂缓拆城。最后拆城计划被迫停止。这一事件反映了( )
A.民生主义实践探索中的问题 |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遇到阻力 |
C.私人资本与官僚资本之争激烈 | D.无锡近代工商业呈落后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