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注]标埒:标记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2)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3)莫不为勋叹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啸 翁
啸翁者,歙州长啸老人汪京,字紫庭,善啸,年又最高,故人皆呼为“啸翁”也。啸翁尝于清夜独登高峰颠,豁然长啸,山鸣谷应,林木震动。禽鸟惊飞,虎豹骇走,山中人已寐者,梦陡然醒;未寐者,心悚然惧,疑为山崩地震,皆彷徨罔敢寝。达旦,群相惊问,乃知为啸翁发啸也。啸翁之啸,幼传自啸仙,能作鸾鹤凤凰鸣,每一发声,百鸟回翔,鸡鹜皆舞。又善作老龙吟,醉卧大江滨,长吟数声,鱼虾皆破浪来朝,鼋鼍多迎涛拜。
他日,与黄鹤山樵、天都瞎汉、潇湘渔夫、虎头将军十数辈,登平山六一楼,拉啸翁啸。啸翁以齿落固辞,强而后可。初发声,如空山铁笛,音韵悠扬。既而如鹤唳长天,声彻霄汉。少顷,移声向东,则风从西来,蒿莱尽伏,闼击户,危楼欲动。再而移声向西,则风从东至,訚然荡然,如千军万马,驰骤前。又若两军相角,短兵长剑紧接之势。久之,则屋瓦欲飞,林木将拔也。
于时炷香烬而啸翁气竭,昏仆于地。众客大惊,亟呼山僧,灌以沸水,半晌乃苏。归而月印前溪矣。啸翁能医,画,善歌;垂八十,声犹绕梁云。
外史氏曰:古善啸者称孙登,后寥寥,不见书传。迨至我朝,称善啸者,洛下王、昭阳李而已。然予尝一闻之矣。第未知与苏门同一音响否?昨闻啸翁之啸,则有变风云、动山岳之势,大非洛下者可几及也。岂啸翁之啸,直接苏门者耶?
张三来曰:予遇啸翁,欲闻其啸,翁以齿豁辞,不意其在平山发如许高兴,惜予不及知也
注:鼋鼍(yuán tuò),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巨鳖和猪婆龙(杨子鳄)
(选自《虞初新志》,清代张潮辑)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闼击户,危楼欲动 排:推开
B.众客大惊,呼山僧亟:急忙
C.啸翁能医,画,善歌工:擅长
D.后寥寥,不见书传嗣:子孙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善啸,年又最高蟹六跪二螯
B.每一发声,百鸟回翔于其身也,耻师焉
C.鼋鼍多迎涛拜不忍杀之,赐公
D.如千军万马,驰骤前不拘时,学于余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啸翁一天夜里独自登上高山豁然长啸,山林震动,禽兽惊骇,没睡觉的人们都吓得不敢睡觉。啸翁之“善啸”由此可见一斑。
B.啸翁模仿鸾鹤凤凰的鸣叫发出啸声,使得百鸟回翔,鸡鹜起舞;作老龙吟,则引来鱼虾、鼋鼍朝拜。啸翁之“啸”真令人惊叹。
C.啸翁在平山展现“啸”艺,开始音韵悠扬,接着响彻高空,然后移声向东、移声向西,极尽气势。这次表演持续了一炷香时间。
D.啸翁这“啸艺”竟然如此精湛,能够呼风唤雨,变幻无穷,甚至能够导致山崩地震,屋瓦乱飞,他一定是苏门先生的嫡传弟子。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啸翁以齿落固辞,强而后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意其在平山发如许高兴,惜予不及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纪僧真,丹阳建康人也。僧真少随逐征西将军萧思话及子惠开,皆被赏遇。惠开性苛,僧真以微过见罚,既而委任如旧。及罢益州还都,不得志,僧真事之愈谨。 惠开临终叹曰:“纪僧真方当富贵,我不见也。”乃僧真托刘秉、周颙。初,惠开在益州,士反,被围危急,有道人谓之曰:“城围寻解。檀越贵门后方大兴,无忧外贼也。”惠开密谓僧真曰:“我子弟见在者,并无异才。正是道成耳。”僧真忆其言,请事太祖。随从在淮阴,以闲书题,令答远近书疏。自寒官历至太祖冠军府参军、主簿。僧真梦蒿艾生满江,惊而白之。
元徽初,从太祖顿新亭,拒桂阳贼。萧惠朗突入东门,僧真左右共拒战。贼退,太祖命僧真领亲兵,游逻城中。事,除南台御史、太祖领军功曹。上将废立,谋之袁粲、褚渊。僧真启上曰:“今朝廷猖狂,人不自保。天下望,不在袁、褚。明公岂得默己,坐受夷灭?存亡之机,仰希熟虑。”太祖纳之。
太祖欲度广陵起兵,僧真又启曰:“主上虽复狂衅,虐加万民,而累世皇基,犹固盘石。今百口北度,何必得俱?纵得广陵城,天子居深宫施号令,目明公为逆,何人避此?如其不胜,则应北走胡中。窃谓此非万全策也。”上曰:“卿顾家,岂能我行耶?”僧真顿首称无贰。
初,上在领军府,令僧真学上手迹下名,至是报答书疏,皆付僧真。上观而之,笑曰:“我亦不复能别也。”初,上在淮阴治城,得一锡趺,大数尺,下有篆文,莫能识者。僧真曰:“何须辨此文字,此自久远之物,九锡之征也。”
僧真容貌言吐,雅有士风。世祖尝目送之,笑曰:“人何必计门户,纪僧真常贵人所不及。”永泰元年,除司农卿。明帝崩,掌山陵事。出为庐陵内史,年五十五,卒。
(选自《南齐书·纪僧真传》)
注:太祖:南北朝时期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除南台御史宁:平息
B.岂能我行耶逐:追赶
C.行年四岁,舅母志夺:改变
D.夫士少而仕:做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乃僧真托刘秉大叔又收贰为己邑
B.请事太祖屈原放逐,赋《离骚》
C.僧真左右共拒战未得项羽相见
D.天下望窃会计余功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与其他三项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上观而 B.余既耸然
C.项伯杀人,臣 D.俯仰左右,顾而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纪僧真因为犯了很小的过错就遭到萧蕙开的惩罚,但并没有影响萧惠开对他的信任。
B.纪僧真出身低微却有一定的才干,因而得到重用。
C.纪僧真在萧道成登基以前,给予谋划和协助,可见其善于投机取巧。
D.纪僧真虽出身寒门,但萧道成认为那些出身高贵的人也往往比不上他。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及罢益州还都,不得志,僧真事之愈谨。
⑵ 明公岂得默己,坐受夷灭?存亡之机,仰希熟虑。”
⑶ 纵得广陵城,天子居深宫施号令,目明公为逆,何人避此?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后面各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振:救济。
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当:承担。
C.核所积金银,著之籍著:彰显。
D.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临:面对。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士酋与邻境争地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D.韩文刚者易折,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浞、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高考试题库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第:科举考中
B.推辱主帅推:追究
C.不痛绳之绳:捆绑
D.复命知益州知:掌管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议咏首荐秦武阳奉地图函,次进
B.咏悉宽其罚遣之冰,水为之,寒于水
C.乡里所称天下笑者,何也
D.饥八九曰师曰弟子云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