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注]标埒:标记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2)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3)莫不为勋叹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嘉靖间,冢宰严公,擅作威福。夜坐内厅,假儿义子,纷来投谒。公命之入,俱膝行而进。进则崩角在地,甘言谀词,争妍献媚。公意自得,曰:“某侍郎缺,某补之;某给谏缺,某补之。”众又叩首谢。起则左趋右承,千态并作。
少间,檐瓦窣窣有声。群喧逐之,一人失足堕地。烛之,鹑衣百结,痴立无语。公疑是贼,命执付有司。其人跪而前曰:“小人非贼,乃丐耳!”
公曰:“汝既为丐,何得来此?”丐曰:“小人有隐衷,倘蒙见宥,愿禀白一言而死。”公许自陈。
曰:“小人张禄,郑州人。同为丐者,名钱秃子。春间商贾云集,钱秃所到,人辄恤以钱米。小人虽有所得,终不及钱。问其故。钱曰:“我辈为丐,有媚骨,有佞舌。汝不中窾要⑥,所得能望我耶?‘求指授,钱坚不许。因思相公门下,乞怜昏夜者,有媚骨佞舌,当什倍于钱,是以涉远而来,伏而听,隙而窥者,已三月矣!今揣摩粗就,不幸踪迹败露。愿假鸿恩,及于宽典。”
公愕然,继而顾众笑曰:“丐亦有道。汝等之媚骨佞舌,真若辈之师也!”
众唯唯。因宥其罪,命众引丐去,朝夕轮授,不逾年,学成而归。由足张禄之丐,高出钱秃子之上云。
铎曰:“张禄师严冢宰门下,若严宰门下又何师?曰‘师严宰’。前明一部百官公卿表,即乞儿渊源录也。异哉张禄,乃又衍一支。”
   (选自《谐铎》)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威福擅:独揽、专权
B.人辄以钱米恤:救济
C.所得能我耶望:怨恨
D.又一支衍:蔓延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其人跪前曰②北山愚公,面山
B.①因宥罪②秦王恐破璧
C.①人辄恤米钱②故羊易之也
D.①当什倍钱②奉命危难之间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假儿义子”“媚骨佞舌”的一组是()
①具膝行而进。②公意自得。
③千态并作。④愿假鸿恩,及于宽典。
⑤众唯唯。⑥朝夕轮授。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嵩把持朝政大权,人们要想升迁非求他不可,于是利欲熏心者便投到他的门下。
B.严嵩像打发乞丐一样给他的门下分配官职,门下尝到甜头后,争相献媚,演出幕幕丑剧。
C.作者借乞丐张禄前来严嵩府第偷偷“取经”,说明当时“百官公卿”的“媚、佞”之甚。
D.作者最后的评述,暗示张禄谄媚之道在于钱秃子后,也受到严嵩的器重,成为其门下一派。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烛之,鹑衣百结,痴立无语。

②小人有隐衷,倘蒙见宥,愿禀白一言而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马人望,字俨叔。人望颖悟,幼孤,长以才学称。咸雍中,第进士,为松山县令。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吐浑怒,下吏,系几百日;复引诘之,人望不屈。萧喜曰:“君为民如此,后必大用。”以事闻于朝,悉从所请。
徙知涿州新城县。县与宋接境,驿道所从出。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擢中京度支司盐铁判官。转南京三司度支判官,公私兼裕。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会检括户口,未两旬而毕。同知留守萧保先怪而问之,人望曰:“民产若括之无遗,他日必长厚敛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保先谢曰:“公虑远,吾不及也。”
寻擢枢密都承旨。宰相耶律俨恶人望与己异,迁南京诸宫提辖制置。岁中,为保静军节度使。有二吏凶暴,民畏如虎。人望假以辞色,阴令发其事,黥配之。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阙,路不鸣桴①。遥授彰义军节度使。迁中京度支使,始至,府廪皆空;视事半岁,积粟十五万斛,钱二十万襁②。徙左散骑常侍,累迁枢密直学士。
未几,拜参知政事,判南京三司使事。时钱粟出纳之弊,惟燕为甚。人望以缣③帛为通历,凡库物出入,皆使别籍,名曰“临库”。奸人黠吏莫得轩轾④,乃以年老扬言道路。朝论不察,改南院宣徽使,以示优老。逾年,天祚手书“宣马宣徽”四字诏之。既至,谕曰:“以卿为老,误听也。”遂拜南院枢密使。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如曹勇义、虞仲文尝为奸人所挤,人望推荐,皆为名臣。当时民所甚患者,驿递、马牛、旗鼓、乡正、厅隶、仓司之役,至破产不能给。人望使民出钱,官自募役,时以为便。久之请老,以守司徒、兼侍中致仕。卒,谥曰文献。
人望有操守,喜怒不形,未尝附丽求进。初除执政,家人贺之。人望愀然曰:“得勿喜,失勿忧。抗之甚高,挤之必酷。”其畏慎如此。
(选自《辽史·列传第三十五》)
注:①桴:通“枹,鼓槌”。②襁:成串的铜钱。③缣:双丝的细绢。④轩轾:车前高后低为“轩”,车前低后高为“轾”,喻指高低轻重。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几百日系:关押
B.民产若之无遗括:搜括
C.黥之配:发配
D.惟人望所治粒食不阙:缺少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人不敢干私②秦亦不城予赵
B.①人望请中京留守②其身也则耻师焉
C.①未两旬毕②泉涓涓始流
D.①以年老扬言道路②秦王恐其破璧,辞谢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马人望“有操守”的一组是()
①复引诘之,人望不屈。
②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
③会检括户口,未两旬而毕。
④人望假以辞色,阴令发其事。
⑤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
⑥人望使民出钱,官自募役,时以为便。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人望任新城知县治理有方,政绩突出,一些官员向皇上推荐他。
B.马人望在保静军节度使任上,严厉惩处了两个凶横残暴的官员。
C.因小人谗言,朝廷以年老为由,调离了马人望,后皇上又重用他。
D.驿递、马牛、旗鼓、乡正等小吏坑害老百姓,令老百姓倾家荡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①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②,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③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
即为孙叔敖衣冠,扺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④,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①啖:给……吃。②穿圹:挖掘坟墓。圹,墓穴。③若:你。④受赇枉法:接受贿赂,歪曲和破坏法律。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庙食太牢太牢:祭祀时用羊、猪两牲
B.左右之,以为不可争:争论
C.我贫困往见优孟属:嘱托
D.楚王及左右不能也别:离别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②庄王许
B.①病死,属其子曰②父死时
C.①左右争之,以为不可②欲以为
D.①皆知大王贱人贵马也②身死家灭

下列句子中,能展现优孟机智多谋的有哪些?()
①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②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③即为孙叔敖衣冠,扺掌谈语。
④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善待之。
⑤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⑥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下列对全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庄王要用葬大夫的礼来葬马,而优孟故意说反话,认为要用葬国君的礼来葬马,由此推理出恶劣后果,使楚王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B.第三自然段中写楚庄王想要厚葬爱马,不近情理地拒谏,表明他是一个昏庸偏执的君主。
C.优孟葬马的办法与葬六畜一样,先设灶,再拿锅,并调以姜、枣、木兰等作料,又拌以米饭,煮熟了可以让人大饱口福。
D.本文记叙了优孟谏楚庄王的两件事,主要用对话方式表现,绘影绘声,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与韩荆州书
(唐) 李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①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②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与气义。此畴曩③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④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⑤。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之。
(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
【注】①吐握:吐哺(口中所含食物)握发(头发)。后世以“吐握”形容礼贤下士。②龙盘凤逸:喻贤人在野或屈居下位。③畴曩(chóu nǎnɡ):往日。④制作:指文章著述。侔(móu):相等,齐同。⑤薛、卞之门:薛指古代善于鉴定刀剑的薛烛;卞指发现宝玉的楚人卞和。比喻善于鉴赏人才的人。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贱而之忽:忽然 B.遍诸侯干:求取
C.王公大人,与气义许:称许、赞许 D.惟君侯之图:考虑、切磋

下面四组中,全部是表现李白表白自己才干的一组是
①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②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③十五好剑术④三十成文章
⑤王公大人,许与气义⑥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文开篇引用谈士们所说的“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意在突出对韩荆州的仰慕,也表明韩荆州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B.文中李白颂扬韩荆州的德行、学问和文章等,意在表明他有如此高的修养,一定能够识拔像自己一样的贤能之士。
C.文末作者用了薛烛、卞和的典故,主要目的是赞美韩荆州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的高尚品德。
D.本文虽是干谒之作,但作者并没有露出卑屈之态,而是对自己的才能充满自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东轩记
(宋)苏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①,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②,尚可自养,而不于学,何至困辱贫窭③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③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即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漘:(chún)江边。②抱关击柝:守关击梆;这里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③贫窭(jù巨):贫乏,贫穷④睎:仰慕,向往。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府门败:冲毁 B.旦则复出职营:料理
C.而不于学害:害怕 D.独岁月之久幸:希望

下列四组中,全都是表现作者不得志人生中“超然”情怀的一组是
①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②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③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④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⑤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⑥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辙被贬筠州,尽管任盐酒税官,但处境可谓穷愁,际遇实属可伤,充满了失意之感,文章表达了作者谪居一隅的抑郁之情。
B.文章叙述盐酒税官舍被冲毁、轩成却不能安的现实,引发了作者对自己仕途生活的反思,庆幸自己变故而终能分享颜氏之乐。
C.文章用颜渊生活自苦与精神自乐,自己与颜渊,俗士与德者、达者等多重对比,表现自己重道、求道与行道的愿望。
D.身处逆境,对做官心灰意冷,作者寄望回归田园,潜心学习,求得精神之乐,以此终老故里,蕴含了对人生之乐的深情呼唤。

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
(2)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