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细胞杂交,通常是指( )
A.同种生物的不同体细胞的融合过程 |
B.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的融合过程 |
C.不同种生物的体细胞的融合过程 |
D.不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的融合过程 |
互为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没有下列哪项特征( )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 B.在四分体期共用一个着丝点 |
C.形态、大小一般相同 |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 |
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现有纯合有芒感病株与纯合无芒抗病株杂交,得到F1,再将此F1与杂合的无芒抗病株杂交,子代的四种表现型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其比例依次为( )
A.9∶3∶3∶1 B.3∶1∶3∶1 C.1∶1∶1∶1 D.1∶3∶1∶3
在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
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于1∶1
③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
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
A.②③④ | B.③④ | C.②③ | D.③ |
基因A、B、C分别控制酶Ⅰ、酶Ⅱ、酶Ⅲ的产生,这三种酶共同作用可将一原本无色的物质转变为黑色素,即无色物质X物质
Y物质
黑色素。若两亲本基因型均为AaBbCc,则子代中能正常合成黑色素的个体的几率是( )
A.1/64B.3/64 C.9/64 D.27/64
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deeFf,这些基因位于5对同源染色体上,此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类型数是()
A.4种 | B.8种 | C.16种 | D.32种 |